吕伟生

作品数:27被引量:28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机插稻双季稻机插低PH施氮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核农学报》《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施氮量和密度对机直播双季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核农学报》2021年第12期2850-2859,共10页罗亢 曾勇军 石庆华 吕伟生 谢小兵 郭琳 成臣 周乾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605);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项(JXARS-02-03);国家“万人计划”人选人才特殊支持项目(国科发资[2019]252号);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专项(赣科计字[2018]175号)
为探究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相互作用对机直播双季稻(Oryza sativa L.)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2018—2019以优质稻柒两优2012与美香占2号为材料进行试验,设4个施氮量(早稻分别为0、120、150、180 kg·hm^(-2),晚稻分别为0、120、165、210 k...
关键词:双季稻 氮素利用率 产量 施氮量 机直播密度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被引量:7
《核农学报》2019年第10期2048-2057,共10页吕伟生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方加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501、2017YFD0301605);江西省水稻产业体系专项(JXARS-02-03);江西省重点研发专项(20161ACF60013、20171BBF60030);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专项(赣科计字[2018]175号)
为明确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特征及高产协同规律,促进双季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4个早稻(株两优30、两优287、中嘉早17和中早35)和4个晚稻(H优518、五丰优T025、五优308和天优华占)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双季机插稻中产(7 000~8 250...
关键词:双季机插稻 产量 产量构成 群体特征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被引量:7
《作物学报》2018年第12期1844-1857,共14页吕伟生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李木英 胡水秀 曾研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2012BAD04B11;2013BAD07B1202);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10);江西省水稻产业体系专项(JXARS-02-03);江西省重点研发专项(20161ACF60013);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项目(20153BCB23015)资助~~
为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选育和精确定量栽培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和2014年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以19个早稻品种和2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明确了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双...
关键词:双季稻 机插秧 叶龄模式参数 品种特征 产量 
施氮量和每穴苗数对双季杂交早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8
《生态学杂志》2018年第10期2959-2967,共9页段里成 吕伟生 方加海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蔡海生 吴自明 
江西省高校科技落地计划项目(KJLD14025);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3ACF60011);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1ACF60018)资助
研究施氮量和每穴栽插苗数对双季杂交早稻产量、产量构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可为双季杂交早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0、120、150、180和210 kg·hm^(-2),以N_0、N_1、N_2、N_3和N_...
关键词:施氮量 每穴苗数 双季早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赣中北“油稻稻”三熟制下头季稻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稻再生力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17年第4期50-55,共6页李亚贞 郑伟 肖国滨 肖小军 黄天宝 吴艳 吕伟生 刘小三 陈明 赖诗盛 叶川 
为研究三熟制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头季叶片衰老频度对再生力特性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10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这些品种的再生力、再生季产量及头季衰老强度等若干性状。结果表明,头季不同品种结实率与再生季...
关键词:水稻 三熟制 再生稻 叶片衰老频度 再生力 产量 
接种菌剂腐熟稻草育秧基质提高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被引量:12
《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第11期195-202,共8页吕伟生 黄国强 邵正英 曾勇军 石庆华 潘晓华 魏赛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4;2012BAD04B11;2013BAD07B1202);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4BBF600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2)
为探明稻草育秧基质在机插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该文以水稻土(CK)为对照,研究了接种自制腐秆菌剂的稻草基质(T1)、不接种腐秆菌剂的稻草基质(T2)2种基质理化性状及其对机插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容重显...
关键词:基质 机械化 秸秆 机插稻 腐秆菌剂 理化性状 秧苗素质 产量形成 
准两优608在江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模式下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中国种业》2017年第6期77-78,共2页李亚贞 肖国滨 郑伟 肖小军 黄天宝 吴艳 吕伟生 刘小三 陈明 叶川 
江西省科研所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0151BBA1304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项目(201503123-07)
准两优60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用准S与R608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2015-2016年在江西作推广种植,可以作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种植,表现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倒性好、丰产性好、再生稻...
关键词:准两优608 三熟制 再生稻 栽培技术 
机插对晚稻栽后秧苗生长和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7
《作物杂志》2016年第5期112-118,共7页张坤 吕伟生 段里成 胡水秀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2);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B2C500244);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KJLD12003)
以H优518、中嘉早17为材料,采用传统育秧手栽(手栽)、机插秧苗手栽(机手)、机插秧苗机插(机插)和抛秧4种种植方式,研究机插对晚稻栽后秧苗生长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育秧手栽秧苗素质最好,抛秧次之,机插育秧最差;机插对...
关键词:晚稻 种植方式 生育期 生长发育 植伤 
机插对早稻生育期的影响及原因探究被引量:1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813-820,共8页张坤 吕伟生 胡水秀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4);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2);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B2C500244);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KJLD12003)~~
以株两优30为材料,采用传统手栽、机插秧苗手栽(机手)和机插秧苗机插(机插)3种种植方式,研究机插对早稻生育期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传统手栽秧苗素质极显著优于秧盘育秧;机插对秧苗的损伤程度大于手栽;机手和机插生育期分别较传统手...
关键词:早稻 种植方式 生育期 生长发育 植伤 
稻草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7
《核农学报》2016年第10期2026-2032,共7页魏赛金 黄国强 倪国荣 吕伟生 谭雪明 曾勇军 涂国全 石庆华 潘晓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4;2012BAD04B11);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4BBF60003)
为探讨稻草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田间设置稻草还田(CK)和稻草还田配施腐解菌剂(SM)试验,结合常规的分析手段和基于16Sr DNA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TRFLP)技术研究了复合腐解菌剂促腐稻草全量还田后水稻产量...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 稻草还田 产量 土壤微生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