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集带

作品数:34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林霞田长彦马英杰张润志崔金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石河子科技》《中国棉花》《现代农村科技》《青海农技推广》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敦煌市转渠口镇棉铃虫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措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0年第2期76-77,共2页陆翠琴 
棉铃虫是棉花田中难以防治的害虫,直接影响棉花的生长和产量。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棉铃虫的发生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为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防治棉铃虫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铃虫 虫情测报 黑光灯 玉米诱集带 保护天敌 田间管理 
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棉花》2018年第8期9-11,19,共4页雒珺瑜 张帅 朱香镇 姬继超 张开心 王春义 张利娟 王丽 李春花 崔金杰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900)
为明确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调查了蓖麻诱集带及其临近棉田和对照(不种植蓖麻棉田)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蓖麻诱集带的种植能显著降低3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落卵量及棉花生长后期烟粉虱和...
关键词:棉田 蓖麻 诱集带节肢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德州市韭蛆发生动态及成虫诱集带研究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8期145-146,155,共3页韩双 韩冰 赵文路 宋清斌 王湘峻 马燕 齐洪鑫 范广华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资助项目(SKLOF201520)
[目的]探讨经济绿色的韭蛆防治方法。[方法]对德州市拱棚和露天栽培韭菜地韭蛆数量动态进行系统调查,并研究了寄主植物对韭蛆的诱集能力及利用诱集带防治韭蛆的效果。[结果]通过系统调查,明确韭蛆在德州地区1年发生5~6代,露天栽培条件下...
关键词:韭蛆 发生动态 诱集带 
苘麻诱集棉铃虫的优化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28期81-83,127,共4页蒋成国 
[目的]优化苘麻诱集带设置,总结苘麻诱集棉铃虫的高效方法.[方法]在北疆的石河子垦区棉田边缘设置苘麻诱集带,研究苘麻的田间布置、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特点与诱集棉铃虫效果的关系.[结果]植株越高诱集效果越好,其百株苘麻落卵量大小为:40...
关键词:诱集带 生物防治 棉铃虫 苘麻 
铁皮石斛栽培区小白菜诱集带对灰巴蜗牛的诱集效果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15年第9期1460-1461,1467,共3页陈艳丽 章金明 林文彩 吕要斌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地方科技合作项目(2014R17A77D01)
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铁皮石斛上蜗牛的防治提供绿色防治技术支撑,通过在铁皮石斛小区外增设小白菜诱集带,研究了小白菜对蜗牛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小白菜诱集带的设置对蜗牛的防控效果较好,诱集带不仅对铁皮石斛小区外围的蜗牛起到很...
关键词:铁皮石斛 灰巴蜗牛 小白菜诱集带 诱集效果 
诱杀苹果蠹蛾老熟幼虫试验分析被引量:2
《山西果树》2014年第3期15-16,共2页王庆波 林明极 郭金洪 周进华 
苹果蠹蛾脱果老熟幼虫的诱杀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无公害防治技术。通过刮老翘皮方法消灭幼虫,一年只能用1次,越冬幼虫钻进老翘皮里的数量极少,大多数幼虫下树寻找合适的越冬场所。而用诱集带诱杀老熟幼虫有很多次防治机会,捕杀数量也...
关键词:苹果蠹蛾 老熟幼虫 老翘皮 诱集带 
黑布诱集带对苹果蠹蛾老熟幼虫的诱集效果测定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4期150-150,共1页张煜 
果树树干绑缚诱集带是监测与防治苹果蠹蛾的重要措施。为验证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发的黑布诱集带对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在新疆伊宁市、伽师县、阿克苏市选择苹果蠹蛾危害严重的果园进行黑布诱集带诱集...
关键词:苹果蠹蛾 黑布诱集带 效果 
玉米诱集带在棉铃虫预测预报体系中的作用被引量:4
《农村科技》2012年第7期30-31,共2页陈婧 罗树凯 刘蓉 李子 
玉米是棉铃虫的寄主植物之一,对棉铃虫具有很好的诱集效果。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棉田幼虫及卵量,而且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出棉田棉铃虫的基本情况,方便棉农及时防治。笔者结合兵团植保工程研究计划,持续对该地区...
关键词:棉铃虫幼虫 玉米诱集带 预测预报体系 寄主植物 诱集效果 发生情况 种群动态 南疆地区 
棉花“三虫”危害防治措施
《当代兵团》2011年第16期18-18,共1页崔涛 
危害现状滴灌棉田棉铃虫的产卵和危害分布广,无固定场所。生长嫩绿的棉花比玉米诱集带更有吸引力。尤其在一代、二代棉铃虫棉田将占80%以上,三代、四代逐渐增多。滴灌棉田高密度栽培模式。棉田密度大,长势匀,棉铃虫虫源及生长环境好,机...
关键词:棉铃虫幼虫 玉米诱集带 二代棉铃虫 棉田 防治措施 棉花 危害现状 栽培模式 滴灌 生长环境 
苏丹草诱集带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应被引量:8
《新疆农业科学》2010年第10期2017-2022,共6页努尔比亚.托木尔 王登元 吴赵平 马玉英 亚森江.图尔迪 马德英 
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项目(57976)
【目的】以新疆近年来引进种植的优质牧草苏丹草作为诱集植物,探讨不同播种方式对亚洲玉米螟的诱集效应,为玉米螟治理的生态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玉米田以不同播种期、不同密度播种苏丹草诱集带和玉米-苏丹草同行混作...
关键词:苏丹草 玉米 诱集带 亚洲玉米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