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形态

作品数:25被引量:9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力丹宫宇王想平李彪杨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南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闻研究导刊》《学术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联通“自我”与“他者”:国际传播中的共情转向及创新策略被引量:13
《对外传播》2023年第6期21-25,共5页李彪 王梦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20&ZD319)的阶段性成果。
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形象,是当前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传播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面对复杂国际关系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文化隔阂,共情传播成为一种破局进路。基于对共情传播理论脉络和作用机制的梳理,本文提出...
关键词:共情传播 国际传播 舆论形态 中国故事 创新策略 
高级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形态及其省思——以毛泽东同志“舆论一律又不一律”观点为先导
《青年记者》2022年第18期24-27,共4页王亦高 
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提出的“舆论一律又不一律”观点,是对舆论问题的较为睿智、清晰、正确的回答。在高级互联网时代,这个观点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与时俱进的分析与理解:游移身份、多元形态、趋同效应、时间维度。在社会发展日新月...
关键词:舆论 高级互联网时代 社群主义 信息茧房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舆论史:中国历史场景中的公众意见与政治秩序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3-81,共9页展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社会舆论与政治秩序研究”(11CZS017)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奏议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18BZS066)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社会,社会舆论形态变动不居,渐趋繁复。远古时期,舆论形态表现为简单的民意;至奴隶社会,古代先民逐渐摆脱神话传说的束缚,自觉寻求趋近理性的舆论途径以申述意愿,抒发情怀。至帝制时代,舆论的绝对专制性长期是社会舆论的主调,...
关键词:舆论史 舆论时代 舆论形态 舆论功能 
网络话语: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被引量:5
《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严励 邱理 
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话语的建构与嬗变研究”(2016BXW003)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舆论的媒介规定性,使其在舆论形态的表现上,多表现为网络话语表达的集合。而网络话语在话语表达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带有的明显的媒介性和社会性又使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形态。这种特殊的舆论形态在微观的视角中具备一般社...
关键词:网络话语 网络舆论 舆论形态 媒介性话语 
自媒体语境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形态解读——以“女实习生网曝遭记者性侵”微博传播为例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6期318-319,共2页张晴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网络群体的不断壮大,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舆论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对舆论的引导以及议题的进程等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网民基数大以及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舆论 微博 网民 
新媒体舆论形态下浙江社会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基于三个涉浙典型案例
《新闻传播》2014年第8X期202-202,共1页王轶群 
微博作为新媒体,凭借其庞大的互联网使用群体成为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媒介。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为45.5%1。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6%的微博用户表示会通过微博了解、发布对社会...
关键词:媒体舆论 网民规模 舆情分析 调查数据 党政机构 意见领袖 政府公信力 自我净化 新闻舆论 媒体作用 
“民意中国”的传播挑战与责任——“中国发展中的舆论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3
《新闻记者》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张帆 
当下中国舆论形态的变动,同时发生在全球化与媒介化两个语境中。一方面,全球化使得国际舆论与国内舆论互动显得更加频繁,舆论形态更为复杂;另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不仅是一种传播的手段和载体,更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国际舆论 学术研讨会 中国 形态 传播 综述 责任 民意 
论抗战期间中国与苏联文化传播互动的特点及战略意义被引量:2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70-76,135,共8页张育仁 
抗战期间,中国在对苏文化传播互动的样式与手段方面更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主要集中表现在文学、美术、音乐和电影等情感性舆论形态方面,因此更能体现出国际传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使参与新闻与文化信息互动的中苏彼此之间产生战略性...
关键词:中苏文化 战略交流互动 情感性舆论形态 传播与接受效果 
畸形的舆论形态——流言的传播被引量:6
《记者摇篮》2011年第5期4-7,共4页陈力丹 
本文论述了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何造就了流言的产生和变异。作者认为,流言是公众应付社会生活的一种应激状态,是公众解决疑难问题的不得已形式。我们习惯于以"舆论一律"的标准来防范各种不喜欢的观点。其实,意见多元本身是最安全的和谐状...
关键词:流言 舆论 不安全因素 传播 形态 畸形 社会心理因素 应激状态 
对新中国建立以来舆论形态的历史考察被引量:5
《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8-11,共4页丁柏铨 
舆论形态指舆论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涉及舆论的生成方式、运行方式、存在状态和作用机理等诸多方面。本文结合各个时段的社会背景,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舆论形态进行了历史考察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建国后 舆论形态 历史考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