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害粘球菌

作品数:23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钟蕾肖克宇陈昌福纪国良黄惟灏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畜牧》《云南畜牧兽医》《北京水产》《当代畜禽养殖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和鱼害粘球菌的药敏试验报告被引量:1
《当代畜牧》2017年第10期50-52,共3页要荣宇 闫芳 
笔者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引起鱼类疾病的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和鱼害粘球菌对12种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试验表明,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对卡纳霉素、痢特灵、复方新诺明、新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
关键词: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鱼害粘球菌 药敏试验 
春季鱼类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年第6期21-21,共1页祁俊英 
1细菌性烂鳃病 (1)病原。鱼害粘球菌,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稍弯。(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居,不吃食。
关键词:鱼类 常见病 防治 细菌性烂鳃病 鱼害粘球菌 病原 体色 吃食 
细菌性烂鳃病防治技术被引量:2
《渔业致富指南》2014年第15期48-48,共1页高文轩 
细菌性烂鳃病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鱼病,义称为“乌头瘟”,病原体为鱼害粘球菌。其菌体细长,粗细均匀,两端呈钝圆。一般稍微弯曲,有时弯曲成圆形、半圆形、Y形、v形。
关键词:细菌性烂鳃病 防治技术 鱼害粘球菌 半圆形 病原体 弯曲 鱼病 乌头 
鲤鱼肠炎及烂鳃病的防治被引量:2
《养殖技术顾问》2014年第6期107-107,共1页李志刚 
造成鲤鱼肠炎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还是水温及喂食上。水温低或温差过大易造成肠炎,喂食不当也会造成肠炎突发。肠炎初期食欲不振,粪便带线,这种情况只需要保持水质,提温至32℃即可快速看到成效。肠炎中、后期,鲤鱼会出现厌食,...
关键词:细菌性烂鳃病 肠炎 鲤鱼 防治 鱼害粘球菌 食欲不振 暴发流行 致死时间 
草鱼“四病”防治
《渔业致富指南》2012年第10期46-47,共2页王化荣 
一、草鱼"四病"的诊断 1.出血病:该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每年的4-10月流行,主要危害1-2龄的草鱼成鱼。2.烂鳃病:为鱼害粘球菌所致。
关键词:草鱼 防治 病毒性疾病 呼肠孤病毒 鱼害粘球菌 出血病 烂鳃病 成鱼 
几种主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一)被引量:1
《渔业致富指南》2011年第1期58-59,共2页张水波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该病病原为黄杆菌属,柱状黄杆菌。曾认为病原是鱼害粘球菌,柱状屈挠杆菌。 【症状】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病鱼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群众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观察,...
关键词:细菌性鱼病 防治 细菌性烂鳃病 柱状屈挠杆菌 柱状黄杆菌 鱼害粘球菌 黄杆菌属 肉眼观察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鱼害粘球菌融合子的构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65-68,76,共5页钟蕾 肖克宇 戴良英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7B11)
为探索鱼类病原菌融合疫苗制备的可行性,以肠型点状气单细胞菌58-20-9菌株和鱼害粘球菌G4菌株作为初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融合子.在酶解温度37℃下,筛选出最适酶解时间为40min,最适溶菌酶质量浓度为4mg/mL.以PEG为促融剂的条件下...
关键词: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鱼害粘球菌 原生质体融合 草鱼 
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方法(7)
《渔业致富指南》2008年第19期65-66,共2页陈昌福 孟长明 
3.6白皮病《White skin disease) 【病原】又叫白尾病(White tail disease)黄惟灏等(1981)提出白皮病的病原菌是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icola),并在试验鱼体表完整的情况下,经过该菌液浸泡感染,均呈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相...
关键词:水产养殖动物 细菌性疾病 防治方法 鱼害粘球菌 WHITE 革兰氏染色 skin 白皮病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鱼害粘球菌的融合子特性研究
《内陆水产》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钟蕾 肖克宇 
为了探索病原菌融合疫苗制备的可行性及其理论基础,查明鱼类病原菌融合子的遗传规律,本研究对草鱼肠炎病和烂鳃病病原的融合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融合子菌株菌体大小、酶类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介于两亲本菌株之间;融合子菌...
关键词: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鱼害粘球菌 融合子 草鱼 细菌性肠炎病 细菌性烂鳃病 
草鱼三元病原菌融合子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水产学报》2007年第2期241-249,共9页何福林 肖克宇 陈光荣 钟蕾 何燕林 向建国 黄兴国 
湖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5FJ3060)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将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菌株和鱼害粘球菌菌株融合,构建二元融合菌株AM-1,再将AM-1与荧光假单胞菌菌株融合,构建三元融合菌株AM-2。对AM-1和AM-2菌株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抗原性、抗体效价进行分析。...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 鱼害粘球菌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细胞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