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作品数:877被引量:67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贾文娟张闳张志华方健华陶东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世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传播环境下对“娱乐至死”命题的思考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15年第7期277-278,共2页陈贤丽 
1985年尼尔·波兹曼针对美国电视中通俗文化泛滥的现象提出"娱乐至死"的命题,这一命题被提出后,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时至今日,对这个命题的讨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今,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迅速,针对当今网络传播现状,"娱乐至死"命题需...
关键词:娱乐至死 网络时代 思考 
娱乐会不会至死——对我国电视业娱乐化现象的反思
《新闻世界》2015年第7期271-272,共2页裴贤 
在大众文化时代,消费主义涌动,娱乐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麻痹着人们的神经,使人们加入娱乐的狂欢之中。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对于大众文化进行了抨击。他认为,电视使人们抛弃了理性思考,只是一味追求娱乐化。目前在我国的传媒...
关键词:波兹曼 娱乐至死 电视 
如何看待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读《娱乐至死》有感被引量:3
《新闻世界》2014年第5期253-255,共3页陈阳 吴晨 
新媒介带我们进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里娱乐思维覆盖了一切公共话题和言论,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新闻也常以娱乐化形式呈现,人们在信息海洋中追逐娱乐快感。新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是否必然是负面的,该如何看待这...
关键词:新媒介 娱乐化 《娱乐至死》 
微博狂欢下的“娱乐至死”——对微博泛娱乐化的思考被引量:4
《新闻世界》2013年第12期104-105,共2页尹召凯 谢鼎新 
南京财经大学优势学科奖励资助
微博泛娱乐化的表现,就其原因,一为全民狂欢、公平发声所致;二为利益驱动、刻意炒作所为;三为顺应趋势、媒介发展推动。减少微博泛娱乐化的冲击需要增强"把关人"意识,提高媒介素养,完善相关法规。
关键词:微博 泛娱乐化 狂欢 
论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思想
《新闻世界》2013年第8期308-309,共2页马思琪 
在阅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及其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系统介绍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的媒介技术批判论,并在介绍时结合现今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
关键词:尸匕尔·波兹曼 《童年的消逝》 《娱乐至死》 技术垄断 
娱乐并未至死——读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被引量:4
《新闻世界》2012年第11期186-187,共2页郑晶 王晓雅 
随着严肃的印刷文化被轻松的电视文化所代替,娱乐似乎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尼尔·波兹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中预言了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将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显然,波兹曼对大众文化的风...
关键词:泛娱乐化 大众文化 娱乐 传媒 
世界到底是不是平的——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136-137,共2页王凤栖 
被认为是媒介环境学第二代精神领袖的尼尔·波兹曼,现存世的著作有25种,1982年出版的《童年的消逝》、1985年出版的《娱乐至死》以及1993年出版的《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他媒介批评的三部曲。
关键词:技术垄断 文化 《童年的消逝》 世界 《娱乐至死》 媒介环境学 精神领袖 媒介批评 
如何突破娱乐化的重围——读《娱乐至死》有感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11年第7期219-220,共2页李亚菲 
《娱乐至死》是美国著名媒介生态学家尼尔.伯兹曼针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文化写出的批评著作,1985年初次发行。此书从媒介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不同时代和不同领域的介绍,分析印刷术和电视对于各时代人物精神状态的塑造。19世纪的美国...
关键词:《娱乐至死》 娱乐化 20世纪80年代 媒介生态学 电视文化 精神状态 19世纪 复杂思维 
警惕电视媒介的娱乐至死
《新闻世界》2011年第7期88-89,共2页金晶 
当下,媒体行业纷纷投身市场经济大潮,媒体需要吸引受众眼球来获取收益,而娱乐成为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吸引方式。然而,娱乐过度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空间,其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电视媒介 娱乐化 市场化 
警惕狂欢中的“娱乐至死”被引量:1
《新闻世界》2011年第6期246-247,共2页蔡紫慧 
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的探究和哀悼。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通过这一理论对目前,电视和网络时代的娱乐化倾向做出反思,认为对电视和网络媒体而言,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是其义不容辞之责...
关键词:娱乐至死 狂欢 电视娱乐 网络文化 精神空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