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成分

作品数:271被引量:35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武振玉白晓丽庞新法宗守云季振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与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维吾尔语中bolmaq一词与形态
《语言与翻译》1993年第3期27-30,共4页喻捷 
维吾尔语中bolmαq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十分活跃。本文拟对其在维吾尔语中的分布与功能作一探讨。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首先看到它是一个独立的动词.具有“发生”、“存在”、“是”,“成为”、“可以”等词汇意义。此外,我们还看到。
关键词:维吾尔语 bolmaq 构词语素 克孜勒山下 附加成分 语法成分 词汇意义 条件式 语法形式 语法作用 
关于达斡尔语动名词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3年第2期15-18,共4页丁石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动名词是指语言中兼有动词和名词的部分特征,在形式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一种词的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动名词的来源有所不同:或来源于动词,或来源于名词,或来源于其它词类;其类化程度也各异:或基本稳定,或趋于稳定,...
关键词:句法功能 语法范畴 语法成分 语法作用 直接修饰 构词方法 限定语 哈萨克语 类化 附加成分 
突厥语族语言的分类被引量:3
《语言与翻译》1992年第1期19-24,共6页吴宏伟 
一突厥语族语言的分类一直是突厥语言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法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提出来的。有的是根据语音特点,有的是根据一种语音特点和一...
关键词:突厥语族 语音特点 语法成分 语支 柯尔克孜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 三语 塔塔尔语 展唇元音 
汉语介词与维吾尔语的格(续)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4期22-26,共5页白晓丽 
2.“在”是间接格的语法标志。 “在N”中的“N”表示全句的论断或看法所适用的对象,相当于“对……来说”。维语中的后置词üqün与间接格的标志“在”对应。例如: 他的这两句话还在她的耳边荡漾。
关键词:汉语介词 维吾尔语 语法成分 后置词 动词短语 汉语句子 语义格 语义层面 语法研究 语义分析 
浅议维吾尔语的所谓“格附加成分”之类属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4期29-31,共3页艾山江.穆哈买提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附着在名词后面,表示词与词之间语法关系的语言成分-ning、-ni、-din/-tin、-a/-ka/-g/-k、-da/-ta/-d/-t等,在现代维吾尔语语法著作中一直被叫做“格附加成分”。近年来,维吾尔语中的-iqa/-giq/
关键词:维吾尔语 附加成分 语法著作 语法关系 语言成分 格助词 语法作用 语法成分 语言单位 语音形式 
汉语介词与维吾尔语的格被引量:3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3期34-38,共5页白晓丽 
汉语和维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种语言中,语法成分很少能够简单地对应,只有对汉语和维语作细致的比较,找出彼此的异同,明确语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做好翻译和教学工作。本文着重探讨汉语介词和维语的格对应的成因以及并非简单的对...
关键词:汉语介词 维吾尔语 语法成分 语义格 词形变化 汉语语法 语义结构 后置词 表层格 语法范畴 
汉维疑问句对比被引量:2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2期69-72,共4页金妙芳 王正民 
对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疑问句虽不算最突出的难点,但在习得过程中的固有难度,确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我们同维吾尔语逐一地加以比较。
关键词:疑问语气 汉语教学 疑问代词 维吾尔语 肯定和否定 否定形式 语法成分 特殊格式 《青春之歌》 间句 
突厥诸语言的元音和谐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1990年第1期48-54,共7页塔兰特.毛汉 
在突厥语族的语言中,元音和谐的现象普遍存在。元音和谐的基本规律是:词的各音节中的元音的一致性,或者同是前元音或同是后元音;或同是园唇元音,或同是非园唇元音。元音和谐是在语言发展的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元音和谐是突厥语族的语言...
关键词:图瓦语 维吾尔语 裕固语 柯尔克孜语 塔塔尔语 附加成分 哈萨克语 展唇元音 语法成分 中性元音 
满语中的名词化手段和语言经济原则
《语言与翻译》1989年第1期42-46,共5页胡增益 
在满语中数的范畴、格的范畴是名词所具有的语法现象。对于形容词、动词来说,粘合了数或格的附加成分就具有了名词的语法性质,也就是名词化了。但本文所谈的名词化是另一种名词化,是指一个词粘带ningge(类似汉语的“的”)以后,产生的语...
关键词:名词化 语法性质 附加成分 语法成分 语法现象 领属关系 领格 语法特点 直接修饰 粘带 
说“Ni”和“把”兼论维语语法研究的“个性”问题
《语言与翻译》1985年第4期18-23,共6页张鸿义 
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说说“ni”和“把”各自的特点并加以对比,由例说事,就事论理,谈谈现代维吾尔语语法研究的“个性”问题——如何发掘维吾尔语本身固有的语法特点和语法规律。 一、“ni”的语法特点 “ni”是现代维吾尔语中...
关键词:语法研究 NI 现代维吾尔语 语法特点 动词性谓语 语法成分 附加成分 对比语言学 语法规律 汉语动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