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作品数:1069被引量:51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骆新泉朱燕秋谢卫平耿传友姜光斗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明女诗人悼亡诗研究概述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0年第30期22-23,共2页刘俐 
在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男性诗人悼念亡妻的专利,但女性悼夫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直到明清时期,涌现出大量女性诗人所创作的悼亡诗,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悼亡诗的定义,本文试以明末三位女诗人薄少君、沈宜修、商...
关键词:明末 女性 悼亡诗 概述 
论后代悼亡诗对《绿衣》《葛生》的接受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6年第4期32-33,共2页王立 
悼亡诗作为我国诗歌史上传统而古老的诗歌体裁,在抒情审美以及写法上都有独特性。作为悼亡诗的滥觞,《诗经》中的《绿衣》、《葛生》哀悼情感,真挚流露,其中睹物思人、借助典型意向寄托哀思等表现手法对后世悼亡诗有深远影响。随着文学...
关键词:影响 悼亡诗 绿衣 葛生 
钱基博、钱锺书父子与复堂因缘
《文学教育》2015年第20期11-13,共3页李俊 
钱锺书先生以读书多、学问大,震铄当今学术界,但他的个人藏书却很少,这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事情。平时闲看介绍钱锺书的文章,关于其藏书的描述确实比较少。有的朋友根据一些照片推测,有《十三经注疏》、《通典》、《佩文韵府》以及校点...
关键词:钱锺书 钱基博 佩文韵府 《十三经注疏》 清代诗 校点本 《通典》 悼亡诗 《谈艺录》 谭献 
纳兰性德悼亡词浅析
《文学教育》2013年第16期54-55,共2页王镕 
纳兰性德笔下的文字凄凉优美,令世人所动容。他的悼亡词给我们昭示着一种关于生命细节"哀感顽艳"的苦情咏叹。用生命演绎的凄美,注定要用更唯美的方式展现。本文通过对纳兰不同时期的悼亡词进行分析,探究出这是源自纳兰的心中的"真",源...
关键词:纳兰性德 悼亡词 爱情 
从《遣悲怀三首》看元稹悼亡诗的艺术成就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3年第13期54-55,共2页明海伟 
悼亡诗的发展由来已久,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其成熟的显著标志,其后虽仍不断有佳作呈世,但大多也是在其范围内的反复咏唱,而无出其右者。本文将就《遣悲怀三首》为例,从其思想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其对琐事的细写、典故的运用、情意的表...
关键词:元稹 悼亡诗 艺术成就 
读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记》
《文学教育》2011年第17期98-98,共1页郑春梅 王爱生 
悼亡诗寄托和传达特殊情感,表达的是心灵深处的爱,审美价值取向值得借鉴。 关键词:悼亡诗 意象
关键词:悼亡诗 意象 审美 
例谈古代文人学士的婚恋观
《文学教育》2011年第7期92-94,共3页刘婷婷 
本文以元稹为例,选取他的悼亡诗与艳诗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他的婚恋观,进而由特殊到普遍,透析古代文人学士的婚恋观,认为他们在对待婚姻与恋爱、妻子与情人上,都显现出一种双重标准。
关键词:元稹 悼亡诗 艳诗 婚恋观 
情真意切悼亡妇
《文学教育》2011年第4期94-94,共1页杨卫东 
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里写道:那时每当教师教这篇文章(《给亡妇》),总听到学生中间一片欷嘘声,有多少女孩且已暗暗把眼睛揉搓得通红了。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价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见,两篇悼念亡...
关键词:李广田 苏轼 比较阅读 
先唐悼亡诗简论
《文学教育》2010年第8期18-19,共2页张平 
所谓悼亡,顾名思义,就是哀悼亡者。从现代汉语的角度乍一看,"悼亡"一词似乎是个很普通的词儿,就是"悼念"、"哀悼"、"追悼"的意思——但是,任何一种语文都有它的特殊性,"悼亡"这个词恰恰就是很特殊的一个汉语词语。也就是说,...
关键词:悼亡诗 简论 先唐 现代汉语 汉语词语 特殊性 悼念 意思 
浅谈悼亡之作的抒情艺术
《文学教育》2010年第5期116-116,共1页高航兵 
悼亡之作是古今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感人的篇章。本文旨在对其抒情的艺术手法进行探讨,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抒情手法,达到了解和掌握常见的艺术手法的目的。也为诗文鉴赏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