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衡

作品数:66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董炜沈雕辛均志曾伟明陈池瑜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控制论视角下校园欺凌类型的甄别与防治
《中国德育》2023年第11期17-23,共7页陈举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重点项目“劳动教育促进儿童意义世界建构的研究”(SK2021A0129)的研究成果。
青少年道德失范与社会转型发展的价值多元关系紧密。从社会控制论的视角分析,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有四种类型:基本不发生欺凌、很可能发生欺凌、不可能发生欺凌以及极易发生欺凌。针对校园欺凌发生的不同类型,建构从“自我悦纳”到“自...
关键词:校园欺凌 道德失衡 社会控制 
高校师生道德失衡现状及对策研究
《人文之友》2019年第13期98-98,共1页张韦 
现今社会,高校师生道德失衡现象频繁发生,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由科研排名、收入偏低、权利集中等因素所引起的,因此针对该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提高教师待遇,对教师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道德失衡现象 失衡原因 对策 
是什么力量推动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当代党员》2018年第17期44-44,共1页唐浚中 
贫困,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面既有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灾害疾病等外因,更有观念陈旧、信心缺失、道德失衡、技能缺失等内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城口县明通镇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视以扶志激发贫困户内...
关键词:脱贫 力量 扶贫工作 观念陈旧 道德失衡 贫困户 外因 城口县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道德失衡与对策探析
《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7期164-164,共1页刘瑞锋 
新媒体快速崛起的今天,媒体舆论格局正由大众传播时代走向"众声喧哗"的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多元自由固然畅快,然而却又因匿名性、非理性、媚俗化等特点,使其成为颇具风险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内在层面厘清网络群体传...
关键词:群体传播 道德失衡 群体极化 
浅析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衡与治理
《中华少年》2017年第8期3-4,共2页惠艳如 王秀艳 
网络社会的兴起,使人们的生活空间从物质世界拓展到无限虚无的虚拟空间,它在给人们带来极大自由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网络伦理问题的建构必须提上日程,深究道德问题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相应的网络道德...
关键词:网络社会 道德 失衡 
我国电视广告道德失衡的现状分析
《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2期299-299,311,共2页张利明 
随着绿色低耗广告时代的到来,电视广告创意呈现多样化,电视广告创作及格局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可是当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越来越高,商家为了使电视广告宣传为其增加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不惜铤而走险,在电视广告中使其...
关键词:电视广告 广告道德 失衡 现状 
我国当前新闻广告道德失衡与错位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新闻知识》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孙茜 孙颖 
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滚动课题"动漫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与理想人格塑造研究"(课题批准号:GH13535)
新闻媒体在新闻节目间歇过程中经营广告是正常行为,但是以新闻的形式播出新闻广告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新闻广告的概念谈起,分析了新闻媒体经营新闻广告所表现出的道德失衡与错位,包括破坏了新闻媒体客观公正的社会形象、...
关键词:新闻广告 新闻媒体 道德失衡 分析对策 
权力与道德失衡的““拔示巴综合征”
《领导科学》2014年第21期47-48,共2页沈士光 
“拔示巴综合征”(Bathsheba Syndrome)来源于这样一个简单故事:拔示巴(Bathsheba)是一个美女.她丈夫的上司大卫爱上了她。大卫不仅使拔示巴怀孕,还借故杀死了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和她结了婚,最后一步一步地走向罪恶的深渊。...
关键词:权力失控 综合征 道德失衡 道德沦丧 追随者 领导者 大卫 丈夫 
“水军”:电影恶性网络营销中的潜伏者被引量:1
《传媒观察》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黄晓婷 
当前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向上,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不仅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娱乐互动平台,也成为一些利益者进行宣传营销的新栖息地。电影片方不再专注于内容、特效、表现形式等提升电影内在品质的研究,而是雇佣水军在微博、爱奇艺、...
关键词:国产电影 水军 营销道德失衡 
从“无物之阵”的抽象权力到道德失衡的情欲图景——人性欲望的二种形态批判
《小说月刊(下半月)》2014年第4期78-80,共3页丁敏 
在现代文学史中,鲁迅、沈从文分别深入地审视了权欲、情欲这二种人性欲望。鲁迅利用长者为中心的权欲结构批判了日常生活的专制性,体现了中国社会从宗法制度到现代民主的过渡;沈从文从道德失衡导致的情欲畸变的角度批判了城市生活的...
关键词:抽象权力 情欲图景 批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