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流变

作品数:118被引量:16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何世剑钱志熙秦榕杨敏张廷模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闽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天道”到“人事”: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流变
《今古文创》2024年第48期65-68,共4页尚晓彤 
史官建置相传始于黄帝,备于周室。史官由原始社会时期的巫诞育而来,史由巫出,由巫而史。先秦史官自建置以来便肩负着两种职能:“天道”与“人事”。史官职能影响着史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先秦史官文化的流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大致经历...
关键词:先秦 史官文化 天道 人事 
碑学的肌理——薛龙春《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书后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24年第5期186-187,共2页陈硕 
对于时下的艺术史研究者而言,不论如何评骘中国书法艺术的渊源流变,几乎都会承认,清代碑学是其中的重要转折点,以名家书迹为主导的既有脉络因此遭到了历史性的撼动。寻觅一些汉魏六朝铭刻作为书写范本的“学碑”,何以竟会发展为“碑学”...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 清代碑学 艺术史研究 书写范本 汉魏六朝 渊源流变 重要转折点 书迹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5-96,共12页张弛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06210276)研究成果。
《乐府诗集》所载梁武帝《上云乐》七曲与周捨《上云乐·老胡文康辞》并属梁三朝乐第四十四“《上云乐》歌舞伎”中的曲辞。此伎目由《老胡文康辞》、胡舞六曲与《上云乐》七曲这三部分构成,整套表演综合说唱致辞、歌舞奏乐、假面戏弄...
关键词:《上云乐》七曲 《老胡文康辞》 “《上云乐》歌舞伎” “礼毕文康乐” 
《入山与出塞》
《新民周刊》2023年第25期87-87,共1页
《入山与出塞》收录李零考古艺术史论文二十九篇,分为“写在前面的话”“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国铜器研究”与“读书偶记”八部分,探讨课题牵涉广泛、丰富...
关键词:楚墓 有翼神兽 古文献学 宇宙模式 历史学 渊源流变 以小见大 入山 
近代以来“纸老虎”概念的渊源流变、话语构建和多重运用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34-144,共11页邓红 张智超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研究计划”专题(360-BE120652)。
“纸老虎”一词由来已久,在不同时期的使用蕴含不同的意指,但其最初本意一直延续。在近代风云变幻的时局中,“纸老虎”大量出现在政论家的话语表达实践中,指称不同的革命对象:清政府、帝国主义、国内外反动派,不一而足。中国共产党建立...
关键词:“纸老虎” 毛泽东 蔡和森 反动派 帝国主义 
秦汉月令研究述评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3年第3期15-25,共11页霍耀宗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子》与先秦月令图式演变研究”(19DLSJ04)成果之一。
先民对四时节律的把握孕育了以《礼记·月令》为代表的月令文化。深邃的哲思、别样的体例、极强的工具性推动月令在秦汉时期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学界从不同方面对月令问题进行了持续而热烈的探讨,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月令渊源流变...
关键词:《四民月令》 渊源流变 出土资料 《礼记·月令》 秦汉政治 月令 分类辨析 哲思 
略论李白游仙诗体制类型及渊源流变
《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54-56,共3页钱志熙 
李白游仙类作品,应从现实背景与艺术传统两方面进行解释。其基本的成因有二,一是唐代浓厚的道教求仙风气及李白自身从事于此的经历,尤其是其真切的、比一般的求仙访道的文士要强烈得多的神仙意识及活动;二是游仙诗本身的创作传统的延续...
关键词:游仙诗 乐府体 渊源流变 李白 体制类型 求仙 延续与发展 复古倾向 
从传统方志到近代方志:方志学理论的渊源与发展被引量:2
《江苏地方志》2022年第5期77-81,共5页曾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通志馆与近代方志转型”(批准号13CZS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代修志实践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梳理地方志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以宋为界,在此之前传统方志经历了由舆图到图经再到图志的过程,此后方志基本定型,表现出“图文并茂”或“图为附庸”的特点。而传统方志渊源流变,不仅是一种...
关键词:方志学 传统方志 地方志 图经 演进路径 修志 渊源流变 
略论李白游仙诗体制类型及渊源流变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22年第4期92-104,共13页钱志熙 
游仙诗发源于《楚辞》、汉乐府,魏晋文人游仙诗为正宗风格,齐梁时期游仙诗传统有所衰变。李白的游仙诗是唐代神仙道教风气及其自身求仙访道生活的反映,也是对魏晋游仙诗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其中存在着不同的体制。作为一种创作体系,李白...
关键词:李白 复古诗学 游仙诗 
湖湘学派之历史哲学特色与渊源流变——以胡安国对程颐《春秋》学的承继发展为中心
《船山学刊》2021年第5期87-99,共13页左志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宋之交理学嬗变与诗文流变的双向考察”(17XZW027);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杜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宋元注杜倾向与杜诗学演变研究”(DFYZYGX202001)。
胡安国《春秋传》继承程颐观点而又有所突破,首先从主体心体先验的角度,强调“心”在解经中的作用,同时以心体之先验作为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会得圣人之意的关键。以基于“夫妇,人伦之本”的家庭作为历史单位,以源自于此的父子、君臣之...
关键词:胡安国 程颐 历史哲学 湖湘学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