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黏度

作品数:109被引量:62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蒲万芬张劲军叶仲斌刘锐孙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渗透储层基于岩心仿真模型的微观剩余油研究
《石油化工应用》2025年第2期28-31,共4页刘萍 张皎生 王睿恒 李文芳 李舒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专项“低渗/致密油藏改善水驱关键技术研究”(2023ZZ17-0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科技项目“特低渗-致密油藏开发中后期渗流场精细表征”(2023DJ0201)。
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实际开发中原油采收率较低,仍有较多的剩余油滞留在储层内。因此,对低渗透储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揭示微观孔喉网络中剩余油的分布模式及分布规律,能够为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地质依据。本次...
关键词:仿真模型 孔喉结构 原油黏度 微观剩余油 赋存状态 
蒸汽吞吐地层热量变化机理
《新疆石油地质》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姚长江 贾新峰 尚策 李可寒 焦滨海 高飞 林志强 
中国石油科技项目(2023ZZ23YJ03)。
加热地层以降低原油黏度是蒸汽吞吐的主要机理之一,构建考虑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动态传热模型,通过耦合温度场和压力场,计算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流体对流速度,进而分析地层热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汽阶段,周期注汽量相同的条件...
关键词:蒸汽吞吐 地层热量 原油黏度 热对流 热传导 温度场 加热速度 
热复合吞吐技术在孤东九区的应用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5年第3期77-79,共3页宋莎莎 
孤东九区南位于孤东油田的南部,为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含油层系馆陶组,该单元属于高孔、高渗、常温、常压的普通稠油油藏。该区块存在地层能量低,采油速度低,原油黏度高的特点,通过强化地质认识,分析低效无效井,优化了热采配套,选取了一...
关键词:地层能量低 采油速度低 原油黏度高 热复合吞吐 
南堡凹陷馆陶组油层比采油指数预测及应用
《中国科技信息》2025年第2期39-41,共3页薛雪 秦人杰 
比采油指数是油井单井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储层渗透率越高、原油黏度越低,比采油指数越大,油井产油能力相应越高。目前采用试油测试所得比采油指数指导油藏开发,这也是各油田普遍的做法。但受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各油田都存在试...
关键词:比采油指数 试油测试 产油能力 样品数量 储层渗透率 单井产能 原油黏度 油藏开发 
均质砂岩底水油藏含水上升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以珠江口盆地W油田Z2油组为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刘鑫 
国内外大量底水油藏生产实践表明,其水驱规律为见水早,见水后含水上升快,中高含水期采出程度高。而Z2油组见水时间长达680 d,见水后含水上升缓慢,常规认识无法解释这一现象。根据油藏生产动态数据,结合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影响底...
关键词:底水油藏 均质油藏 正交试验 原油黏度 驱油效率 
热复合驱中热、降黏剂、气体对原油黏度的影响
《应用化工》2024年第6期1298-1300,共3页马涛 伦增珉 张锁兵 王海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20B6003)。
为了研究热、降黏剂、气体单独对原油黏度影响,以黏度、降黏率为指标,通过高温高压流变仪研究了复合驱中热、降黏剂、气体对原油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是降低原油黏度的最有效方式,在一定压力范围内,N2对降低原油黏度起负作...
关键词:稠油 热复合驱 黏度 降黏剂 气体 
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的核磁共振评价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5期2057-2067,共11页秦志军 朱明月 廖广志 毛锐 罗兴平 张浩 王刚 肖立志 樊睿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433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A070830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ZLZX2020-0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2462020YXZZ007)联合资助。
随着页岩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勘探与开发,精细地层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层原油黏度作为影响页岩油开发方案、产能、产量以及采收率等的重要参数,是流体识别及定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页岩油流体赋存状态多样且流动机理复杂,...
关键词:原油黏度 页岩油 流体赋存状态 T_(2)谱 变温核磁共振 
高倍数水驱砂岩中原油黏度、岩心润湿性时变规律核磁共振实验被引量:2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4年第2期348-355,共8页贾虎 张瑞 罗宪波 周子力 杨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5215000105);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71043)。
根据模拟原油黏度与横向弛豫时间谱几何平均值的变化关系,建立了模拟原油黏度预测模型,并结合高倍数水驱核磁共振(NMR)实验实现了孔隙介质中模拟原油黏度的时变规律定量表征;基于核磁共振弛豫理论推导出新的NMR润湿性指数计算公式,结合...
关键词:砂岩 高倍数水驱 核磁共振 原油黏度 岩石润湿性 时变规律 
启动压力梯度对稠油油藏开发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科技论文》2024年第3期390-398,共9页柯文丽 张文艳 郭伟泽 喻高明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25001)。
稠油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加剧了稠油渗流的阻力,为稠油开发造成了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利用NRSNL非线性渗流模拟软件建立机理模型,研究稠油油藏在不同韵律、渗透率级差和原油黏度条件下启动压力梯度存在与否对剩余油分布、含水率、采出...
关键词:稠油启动压力梯度 剩余油分布 韵律 渗透率级差 原油黏度 
春风排601区块浅薄层稠油单控经济可采储量研究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卢刚 
受地质和开发的各种因素影响,浅薄层稠油在不同的吞吐阶段,开发规律差异比较大,可采储量难以预测。以春风油田排601为例,结合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主控因素分析及递减理论,在注汽工艺技术及水平井长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对影响可采储量的储...
关键词:浅薄层稠油 蒸气吞吐 储层厚度 原油黏度 可采储量 吞吐周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