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中心

作品数:753被引量:1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贾午光韩晶晶曹寒冰朱光辉周晓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中国律师》编辑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淮法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武珊珊:不让一个受援人落下
《江淮法治》2024年第24期54-55,共2页周莹莹 
“我愿在助弱维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法治晴空!”在宿州市埔桥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武姗姗的心里,紧紧揣着一本“民生账”。账本上密密麻麻,映射出“让法律之光照耀漫山遍...
关键词:区司法局 受援人 弱势群体 法律援助中心 继续前行 维权 宿州市 法治 
实践
《江淮法治》2024年第20期54-55,共2页
黄山市:专题调研民事行政检察工作9月中上旬,黄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先后赴县、休宁县、歙县、徽州区等地,开展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区县检务公开大厅、“作退一步想”检察官办公室、法律援助中心...
关键词:检务公开 检察机关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法律援助中心 徽州区 检察官 专题调研 人大常委会 
天长市:法律援助困难群体
《江淮法治》2018年第14期39-39,共1页王麓 陆凤江 汪海涛 
天长市高度重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着眼于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新思路、新方式,展现法律援助工作的新亮点,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便民、惠民、利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天长市法律援助中心与15个镇(街道)级法律...
关键词:法律援助工作 困难群体 天长市 党的群众路线 法律援助中心 咨询系统 民生工程 实际行动 
省法律援助中心:评出十佳刑事法援案件
《江淮法治》2018年第7期38-38,共1页周清华 
不久前,由省法律援助中心开展的第二届“十佳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评选落下帷幕,通过综合考量案件卷宗材料、辩护意见、综合效果等方面,评选出刑事法律援助“十佳案件”10件、“优秀案件”10件。人选的20起案件均为省高级法院通知辩护...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 案件办理 辩护意见 案卷材料 刑事二审 高级法院 程序规范 
灵璧县检察院:开通QQ(微信)平台
《江淮法治》2014年第24期35-35,共1页张露 蒋斌 
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律师接待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律师接待工作效率,灵璧县检察院开通"灵璧检察互联网律师接待"QQ(微信)平台,号码:2673159684。推行"网上预约"律师接待模式,为律师阅卷、申请提交材料等提供了便捷服务。该院"网上...
关键词:检察院 灵璧县 QQ 律师阅卷 法律援助中心 网上预约 律师事务所 接待工作 
我的履职点滴事
《江淮法治》2014年第13期45-46,共2页刘速 李兴联 
我曾是基层司法助理员,在直接同老百姓打交道的两年多里,我接触到了生活在最底层的群众,感觉到他们有很多诉求,但是苦于得不到法律援助。2010年,我放弃了自己在阜阳市颍州区司法局基层股取得的种种成绩和晋升机会.主动要求调入区...
关键词:法律援助中心 履职 司法助理员 2010年 晋升机会 老百姓 司法局 阜阳市 
孙子告长辈 胜诉
《江淮法治》2010年第18期30-31,共2页陈友云 计后成 
不久前,和县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来了一位年仅5岁的法律援助申请者小贝。小贝说,两年前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了她母亲的生命,车祸过后,肇事者共赔偿45万余元。赔偿款全部被外公张某、外婆刘某领走。小贝希望能够分得属于自己的扶养费...
关键词:法律援助中心 孙子 胜诉 法律援助申请 法律工作者 遗产份额 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 
好心办坏事
《江淮法治》2010年第2期15-15,共1页张擎 
一天,一位拄着拐棍,挎只竹编篮子的老年妇女艰难地走进法律援助中心。她说她姓谢,已76岁,儿子不养她,还把她6000多元的土地补偿费据为己有,村里又不调解。她要求我们帮她起诉,把钱要回来由她自由支配使用。出于同情和气愤,我立...
关键词:法律援助中心 土地补偿费 老年妇女 调解 起诉 自由 
数字
《江淮法治》2008年第2期4-5,共2页
10 2007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揭晓,他们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某派出所民警王江,办理药监局系统大案郝和平案和曹文庄案的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张京文,中国法官十杰、上海市第二...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法》 北京市西城区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援助中心 公安系统 《物权法》 儿童青少年 
选择妥协未必就是下策
《江淮法治》2007年第04X期21-21,共1页张擎 
我执业于法律援助中心后.接受县委和县政府的指派。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信访案件。我参与信访工作时。一般总是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对那些没有法律、政策和事实依据的诉求,或缠访不休的人,决不迁就附和.但有一起案件却是例外。
关键词:法律援助中心 妥协 信访案件 县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