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援助

作品数:421被引量:76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羽顾永忠吴宏耀郭婕左卫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0155-0158,共4页任晨悦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法律援助作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扮演着确保司法公正与保护未成年人基本权利的双重角色。未成年人,作为法律保护的重点群体,其权益和成长在法治建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虽然2020年已对相关法律条文进...
关键词: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楚天法治》2024年第18期0044-0046,共3页曾田田 
《法律援助法》的实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越来越规范。特别是2024年5月,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法援护苗”行动的通知,倡导各地的司法厅局以及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更加全面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然而,未成年人刑事...
关键词:未成年人 刑事法律援助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权益保护 
论刑事法律援助范围之拓展以《法律援助法》为中心的研究被引量:2
《政法论坛》2024年第4期180-191,共12页陈永生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法律援助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22SFB301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2021年颁布的《法律援助法》从多个维度拓展了刑事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但是与域外国家相比,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仍然过窄。从制度设置层面而言,这源于以下问题:一是对法律援助的刑罚标准规定过高;二是对法律援助的经济标准要求过...
关键词:法律援助法 刑事法律援助 范围拓展 刑罚标准 经济标准 
刑事法律援助的数字化赋能研究
《楚天法治》2024年第8期74-76,共3页杨向红 
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大数据、移动智能技术和电子政务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信息壁垒和网络安全风险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刑事法律援助的机制和质量问题,需要将数字...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 数字化技术 赋能 法律服务 
互联网时代刑事法律援助精准化的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被引量:1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乔飞 姚威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儒家‘自然法’思想研究”(22BFX019)的阶段性成果。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数字技术,政府主导的刑事法律援助,权威影响力得以不断提升,社会回应性和国家权力渗透社会的能力得到加强,政府弥补治理缝隙和再造业务流程缓解委托代理难题的效果更为明显。然而,在实践中,刑事法律援助目标用户识别...
关键词:数字技术 刑事法律援助 精准援助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意义及发展探讨
《法制与社会》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陈华 
由于社会各界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关注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国家加强对于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的修订与完善。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探究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未成年人 刑事法律援助 问题分析 对策措施 
经济困难公民刑事法律援助的数字化赋能及实现路径被引量: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26-35,共10页刘原 闫红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数据侦查的程序性控制研究”(22YJA820031);淄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淄博市经济困难者刑事法律援助机制研究”(22ZBSKA007);山东理工大学国家社科预研项目“审判中心视域下认罪认罚具结书研究”(721021);山东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经济困难者刑事法律援助机制创新研究”(722011)。
经济困难公民刑事法律援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社会扶危助困与公平正义。数字化赋能是对大数据、移动智能和电子政务机遇的把握,既有技术和信息优势,也存在信息壁垒、专业化等劣势,还面临网络安全风险的挑战。为了解...
关键词:经济困难公民 刑事法律援助 数字化赋能 援助机制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结构优化——以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为视角被引量: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04-111,185,共9页吴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效帮助指引下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运行困境与完善”(21CFX074)。
值班律师“辩护人化”是认罪认罚案件中有效辩护需求的应对方案,这也意味着值班律师将转向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从而模糊了二者在功能上应有的界分。主张值班律师“辩护人化”,一方面是因未能立足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体系化建构的思路路径,...
关键词:认罪认罚 值班律师 “辩护人化” 法律援助辩护律师 刑事法律援助 
代表委员点赞法律援助工作新成效新亮点 应援尽援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中国律师》2023年第4期46-47,共2页蔡长春 
“‘遇事不慌,法援来帮’。当前,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反响强烈,法律援助不仅为困难群众维权‘撑了腰’,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正国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 律师事务所 法律援助机构 司法行政机关 法律援助法 精准服务 群众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法律援助律师有效辩护:标准与路径被引量:2
《秦智》2023年第2期1-5,共5页孙飘扬 
有效辩护理念源自于美国,在我国学术界,有“尽职辩护”和“有效果辩护”两种不同的标准。将有效辩护理念引入指定辩护制度时,基于对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和指定辩护发展现状的考虑,应将法律援助律师尽职尽责作为有效辩护的标准尺度。在对法...
关键词:有效辩护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指定辩护 无效辩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