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生

作品数:94被引量:1786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检察官冤案刑讯逼供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都学坛》《法学论坛》《中国律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区块链证据认证形式化问题及克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65-77,共13页陈永生 苏泽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轻罪诉讼体系构建研究”(19BFX103)。
区块链证据在司法实践中采信率极高,认证存在严重的形式化倾向,具体表现为:缺乏对取证程序合法性的审查,未区分数据层面的真实与内容层面的真实,对真实性的认证高度依赖第三方意见。认证形式化的成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误以为区块链证...
关键词:区块链证据 认证形式化 合法性 真实性 可靠性 
电子数据收集应当被纳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被引量:3
《法治研究》2024年第5期106-118,共13页陈永生 张睿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法律援助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SFB3019)阶段性成果。
《刑事诉讼法》修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电子数据收集纳入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尚未获得足够重视,这与电子数据收集在刑事诉讼中日益重要的客观趋势不相符合。将电子数据收集纳入《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基于以下三个事实:一是电...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正 电子数据 刑事侦查 规则构建 
大数据预测警务的运作机理、风险与法律规制被引量:1
《中国法学》2024年第5期165-184,共20页陈永生 
2022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法律援助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2SFB3019)的阶段性成果。
大数据预测警务的出现使警方侦查破案、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获得突破性提升,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风险,须对其予以规制。域外预测警务已经过1.0、2.0、3.0三个阶段,预测能力不断提升,运作机理逐步优化。大数据预测警务的发展面临双重风险...
关键词:大数据 预测警务 算法 法律规制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的价值分析与制度建构
《人民司法》2024年第27期4-10,共7页瓮怡洁 陈永生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法律援助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S编号:22SFB3019),课题主持人:陈永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有利于预防犯罪人再次实施犯罪,有利于适应我国犯罪结构的轻罪化趋势,有利于更全面地贯彻罪...
关键词:犯罪记录封存 适用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预防犯罪 制度建构 全面深化改革 严格限制 
论刑事法律援助范围之拓展以《法律援助法》为中心的研究被引量:2
《政法论坛》2024年第4期180-191,共12页陈永生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法律援助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22SFB301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2021年颁布的《法律援助法》从多个维度拓展了刑事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但是与域外国家相比,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仍然过窄。从制度设置层面而言,这源于以下问题:一是对法律援助的刑罚标准规定过高;二是对法律援助的经济标准要求过...
关键词:法律援助法 刑事法律援助 范围拓展 刑罚标准 经济标准 
论“轻罪时代”背景下刑事诉讼的程序功能中心转向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9-39,共11页李盛璇 陈永生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项目:“法律援助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22SFB3019)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兼具治罪与治理的双重功能。程序的治罪功能是在查清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惩罚犯罪行为人。目前,治罪功能仍是刑事诉讼程序功能的核心,但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轻罪时代”,以治罪功能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程序对轻罪的犯罪控制效...
关键词:治罪 治理 刑事诉讼 程序功能 转向 
美国企业合规监管人制度及其启示被引量:6
《河北法学》2023年第9期19-42,共24页陈永生 沈磊 
2021年度中国法学会课题“监检衔接机制研究——以职务犯罪调查制度为重点”(CLS(2021)D65)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最高检课题“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相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美国的合规监管人负责监督和评估涉案企业对《和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其相对于涉案企业具有独立地位,这种独立性由“政府审查+职业声誉”机制提供内外双重保障,并应当从“看守式独立地位”向“合作式独立地位”转型。其职权范围因案而异...
关键词:合规监管人 第三方机制 独立地位 职权行使 企业合规 
论委托辩护优于法律援助辩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125-126,共2页陈永生 
问题的提出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委托辩护与法律援助辩护的关系非常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5条明确规定,被追诉人想要获得法律援助,不仅要求经济困难或者系盲、聋、哑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员,而且要求“没有委托辩护...
关键词:委托辩护人 办案机关 近亲属 法律援助 被追诉人 刑事诉讼法 两者的关系 未成年人 
论委托辩护优于法律援助辩护被引量:7
《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6期43-57,共15页陈永生 
近年来,我国实践中屡屡出现办案机关通过指定法律援助律师担任辩护人,从而排除被追诉人或者其近亲属委托的律师的做法,这种做法违背了委托辩护优于法律援助辩护的法律规则与基本法理。委托辩护优于法律援助辩护是国际通行的刑事司法规则...
关键词:委托辩护 法律援助辩护 法律援助经费 司法公正 
论刑事法律援助的保障机制——以法律援助范围之扩大为分析重点被引量:10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6期160-176,共17页陈永生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以及近年发布的多个规范性文件对刑事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充分实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法律援助的实施程序几乎空白;法律援助的人员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法律援助的经费严重滞后于法...
关键词:法律援助 保障机制 实施程序 经费保障 责任追究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