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木

作品数:136被引量: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利军周顺玉史洪中薛勇陈镈尧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林业大学《中国花卉园艺》编辑部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园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园林的时间性:近代广州园林花木交游体验探析
《中国园林》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李沂蔓 袁晓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51578242);《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课题(2022GZLW05)。
中国传统园林的时间性孕育于具体的生活事件当中,是过去、现在、将来相互依存的当下呈现,园林花木体验是典型体现。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西方时间制度影响了中国园林的时间性体验。以花木交游生活为视野,以近代广州园林为例,探索园林的...
关键词:风景园林 园林时间性 园林花木体验 园林交游 近代广州园林 
基于“感知-偏好-人格”的传统园林花木人格化研究:以《全唐诗》松树为例
《中国园林》2024年第4期139-144,共6页尹以俗 刘娟娟 
云南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云南传统园林康养功效及机制研究”(编号YNQR-GDWG-2020-01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全唐诗》《全宋词》中国传统园林花木‘感知-偏好-人格’形成路径研究”(编号2023Y0755)共同资助。
景观偏好是个体、群体或民族对特定景观的态度和偏好。历史悠久、意蕴深远的传统园林花木景观偏好和人格化现象,推动了中华民族健康和谐的社会人格构建,意义重大。花木五感景观偏好与人格关联是关键科学问题。引入人格神经科学,首先从...
关键词:风景园林 《全唐诗》 松树 扎根理论 景观偏好 花木人格化 
明末儒将朱舜水的园林花木趣味及他对东京小石川后乐园的贡献
《中国园林》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李树华 
朱舜水为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博学多艺。他在力争复明抗清失败后流亡日本,对日本近世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概 括朱舜水对日本文化诸多方面所做贡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他的园林花木趣味,澄清了他在小石川后乐园建造过程中所参与...
关键词:朱舜水 中日文化交流史 庭园 小石川后乐园 
论中国园林花木配植原则被引量:18
《中国园林》1999年第6期66-68,共3页章采烈 
本文从历史、古籍文献中总结出中国园林花木造景的六个原则。
关键词:中国园林 花木 地域 色相 配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