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震

作品数:324被引量:173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倪四道吴庆举江国明高锐丁志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密集台阵远震接收函数研究辽宁海城地震区高分辨率地壳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2025年第2期517-530,共14页邵媛媛 白兰淑 刘嘉栋 孙庆山 张瑞青 王亮 焦明若 贾丽华 吴庆举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1B34);辽宁省地震局青年基金项目(2022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4073)共同资助
辽宁海城地震区处于郯庐断裂带北延段的下辽河盆地和辽东隆起交界,区内地震活动活跃,历年被划定为地震危险区.本文基于该地区最新架设的23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和营口固定台观测的近一年远震波形,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和共中心...
关键词:海城地震区 接收函数 密集台阵 地壳厚度 泊松比 
利用远震深度震相pP测定玛多M_(s)7.4地震震源深度
《内陆地震》2024年第4期307-314,共8页郑雪刚 马学军 沙木哈尔·叶尔肯 赵鹏毕 
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3JH-2021055);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2011)。
对于中强地震震源深度的测定,远震转换波深度震相pP、sP测深是有效方法,在深度震相清晰时深度精度可以达到2 km。使用Teleseis程序拟合玛多M_(s)7.4地震的理论地震图,并与实际观测进行对比,对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地壳速...
关键词:震源深度 玛多地震 pP震相 
利用远震P波和瑞雷面波偏振评估ChinArray一期地震计方位偏差
《地震学报》2024年第5期844-864,共21页徐桂灵 王伟涛 许卫卫 吉敏 袁松湧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DQJB19B36,DQJB23R18)资助.
利用远震P波和瑞雷面波偏振特征的两种独立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间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布设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一期台站的方位偏差进行了评估。研究使用了震中距30°-90°范围内696次远震的P波数据和震中距10°-170°范围内1928次...
关键词: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 地震计方位 远震P波 瑞雷面波 偏振分析 
利用远震面波估计凉山州地震综合观测钻孔应变仪的耦合系数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7期2697-2711,共15页王晓蕾 薛兵 朱小毅 崔仁胜 李江 席继楼 张兵 高尚华 陈全胜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30402,CEAIEF2022030106,CEAIEF202205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22YFC2204301,2018YFC1503905-5)联合资助。
分量钻孔应变观测中的耦合系数(A、B)对于定标应变观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深井地震综合观测项目积累的地震仪与应变仪共点观测地震波资料,验证了钻孔应变观测面波标定方法的可行性.利用三个观测台站的多个远震记...
关键词:分量式钻孔应变测量 耦合系数 面波标定方法 
基于远震接收函数的宜昌地区地壳结构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4年第3期16-22,共7页况春利 彭籽壹 张雅茜 张笑晗 徐佳静 王慧 刘迁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基础科研基金(项目编号:306337-37,306337-19)。
通过湖北地震台网获得宜昌附近5个测震台站2020—2022年远震波形记录,采用时间域迭代反卷积方法,提取测震台站下方径向接收函数,并根据H-κ叠加方法进行反演,估算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厚度呈EW向差异变化...
关键词:接收函数 H-k叠加 地壳厚度 波速比 
利用近震Sp转换波到时和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研究华北盆地浅部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6期2272-2290,共19页朱冰清 王伟涛 谢俊举 李志伟 姚新强 黄翔 卞真付 林逸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3020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00350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2R34);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3004YA);天津市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特大地震城市模拟与风险精细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资助。
收集2017—2020年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华北地区布设观测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采集的高信噪比近震远震地震波形,采用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和近震Sp转换波到时对华北沉积层厚度进行了估算.由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近震Sp转换波和...
关键词:沉积层 近震Sp转换波到时 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远震P波数据重建研究
《地震学报》2024年第3期413-424,共12页杨歧焱 吴庆举 魏亚杰 曹静杰 蔡志成 杨志权 盛艳蕊 
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红山野外站科研专项(DZ2024011800001,DZ2021121700005);河北地质大学2023年国家预研项目(KY202311);2024年度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项目;河北地质大学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Ⅲ)(SLRC2017024)共同资助。
本文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观测数据重建方法用于天然远震事件的P波到时处理之中,基于曲波(curvelet)变换,建立基于L_(1)范数的正则化反演模型,并采用迭代收缩阈值算法(ISTA)求解该模型。针对在内蒙古布设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
关键词:压缩感知 曲波变换 远震P波 数据重建 L_(1)范数 
基于逐元和轴对称谱元的混合方法及远震波场模拟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5期1819-1831,共13页李昊臻 刘少林 董兴朋 蒙伟娟 杨顶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4102,U1839206)资助.
远震波形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巨大的计算需求,当前在全球尺度(包含震源-台站)数值模拟高频(频率到2 Hz)地震波传播并不现实.谱元法是一种高有效性的数值模拟算法,具有高精度和网格剖分灵活的优点,...
关键词:弹性波方程 混合方法 逐元谱元法 轴对称谱元法 远震波场模拟 
全球非均匀模型中的远震走时层析成像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4期1426-1438,共13页潘阳 刘少林 杨顶辉 徐锡伟 李小凡 汪文帅 李孟洋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19-18);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K202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111,42064004)联合资助
远震走时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通常,远震走时层析成像使用一维地球参考模型计算研究区域外地震射线.由于地球存在广泛非均匀结构,传统远震走时层析成像在计算射线时忽略了研究区域外非均匀结构对射线的影响,最终导致...
关键词:走时层析成像 地震射线 非均匀模型 青藏高原东北缘 
远震剪切波分裂研究华南西南部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3期829-842,共14页王祎然 滕吉文 田小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116,42030308和41974053)资助。
华南板块由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在新元古代碰撞拼合形成,其西南部的缝合带位置存在强烈争议.本文基于一条南北向宽频带流动台阵天然地震数据,利用SKS波分裂研究华南西南部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的南北向变化.分裂测量结果显示,26°N以南...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 方位各向异性 上地幔变形 扬子克拉通边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