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

作品数:1997被引量:260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启江郭忠叶方兴杨朝霞付子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论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孔子家语》的政治哲学意蕴
《人民论坛》2019年第10期136-137,共2页刘道岭 
建立君主垂拱而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是《孔子家语》的政治哲学内涵。其中既包括德主刑辅、宽猛相济的德法观,又涵盖"尊贤"的用人原则与"以民为本"的为政宗旨。这些思想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哲理,对我们当前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借...
关键词:《孔子家语》 政治哲学 德法观 以民为本 
德法并举扫除信用经济发展障碍
《人民论坛》2019年第4期92-93,共2页潘旋 
信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主体的道德诚信,树立科学的道德诚信培养理念是信用经济的重要助推器。但事实上,目前我国现行信用体系尚不完善,社会公众诚信意识不高,信用经济活力低,潜力无法得以充分释放。为此,信用经济发展必须要坚持德法...
关键词:德法并举 信用经济 信用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文化被引量:2
《人民论坛》2018年第16期160-161,共2页马丽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文化治理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T90324)的阶段性成果
法治文化是现代社会法治的内涵与核心。法治文化要体现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只有两者在实践中互通互动,才能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和优化作用,从多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法治文化 德法兼治 国家治理现代化 
治理网络社会应当德法并重
《人民论坛》2018年第16期52-53,共2页龙丽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正义观的复合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5BZX018)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社会单纯依靠法治无法实现有效治理,应法治与德治并重。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德治并举,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意识,有效净化网络社会乱象和不良舆情,对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社会 治理措施 德法并重 
德法并举治理网络谣言被引量:2
《人民论坛》2018年第10期86-87,共2页蔡元元 于珊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共享发展的伦理基础及制度保障研究”(项目编号:HB17ZX007)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网络谣言极易广泛散布,难以治理。当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民众思想日趋多样化,给网络谣言的治理增加了难度。以德法并举的理念与方式来治理网络谣言,能够最大限度规避单纯强调道德培...
关键词:网络谣言 德法并举 新媒体时代 
充分挖掘,借势而为 江阴全力打造“德法书香”实战品牌
《人民论坛》2016年第6期82-83,共2页居永久 
江苏省江阴市充分挖掘香山法治书屋示范点的现有资源,聚合社会崇德尚法正能量,努力将香山法治书屋这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德法书香"实战品牌。
关键词:江阴 书屋 讲座 
海外专家怎么理解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论坛》2014年第21期58-61,共4页
美国丹佛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孙晶:四中全会《决定》的思路,可概括为十二个字:正本清源、标本兼治、德法并举。正本清源,就是回归宪法,以其为核心;标本兼治,即关注核心为法律对权力的制约,遏制以言代法、圳权压法的行政腐败;德...
关键词:精神 专家 海外 正本清源 标本兼治 德法并举 终身教授 行政腐败 
坚持德法并举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人民论坛》2002年第5期7-9,共3页吴潜涛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制建设 道德建设 民主政治 思想道德 中国共产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