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育性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亦聃刘耀光刘克德丁寄花张启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新疆农垦科技》《中国水稻科学》《草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披碱草属天然杂种育性及染色体特征研究被引量:4
《草学》2018年第3期19-21,共3页陈丽丽 张昌兵 李达旭 白史且 张艺馨 
披碱草属天然杂种不育机理研究(2015JY0017);四川省"十三五"饲草育种攻关项目"高寒牧区多用途牧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016NZ0098-1102);四川省优质牧草科研项目"四川省优良牧草新品种选育"共同资助
为了解披碱草属天然杂种育性及细胞遗传基础,对川西北地区披碱草属天然杂种材料SH026的育性及细胞染色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H026花粉可育率及结实率均为0;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35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平均染色体构型为16....
关键词:披碱草属 天然杂种 育性 染色体 
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合子前生殖隔离及其与杂种育性的关系被引量:2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年第8期815-821,共7页牛双双 于义溟 徐才国 李广伟 欧阳亦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201190;J1103510)资助项目
生殖隔离对新物种形成和维系至关重要,其作用机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水稻籼粳亚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迄今为止,对水稻籼粳亚种间合子前生殖隔离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选用籼稻、粳稻和广亲和品种在内的12个品种,进行...
关键词:花粉 籼粳亚种 合子前生殖隔离 柱头 附着和萌发 扫描电子显微镜 
特殊广亲和系GC13的SSR聚类及与杂种育性相关位点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991-995,共5页农保选 夏秀忠 梁耀懋 陆岗 刘开强 李丹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3B01-12);广西科学基金项目(0728033);广西作物遗传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桂科能0630006-5F);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6005)
为了阐明GC13的特殊广亲和性遗传机理,从分子水平上分析GC13的籼粳聚类,通过用70对SSR引物对GC13及5个籼稻、5个粳稻和5个广亲和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GC13归入粳稻类型,与籼型品种及广亲和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并在GC13中定位到...
关键词:特殊广亲和系 GC13 杂种育性位点 SSR聚类 
我国科学家破解籼粳稻结实率低难题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年第2期40-40,共1页俞俭 
如何克服籼稻和粳稻杂种育性下降、结实率很低问题,是水稻育种家们几十年来苦苦求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
关键词:籼粳稻 结实率 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破解 水稻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 杂种育性 
我国成功分离出控制籼粳稻杂种育性的广亲和基因
《广西农学报》2008年第6期16-16,共1页柳絮 
关键词:广亲和基因 杂种育性 分离克隆 籼粳稻 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农业大学 主效基因 
我国成功分离出控制灿粳稻杂种育性的广亲和基因
《福建农业》2008年第10期33-33,共1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衔的课题组最近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的主效基因,命名为S5。该研究成果在水稻品种改良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关键词:广亲和基因 杂种育性 分离克隆 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粳稻 华中农业大学 主效基因 
控制籼粳稻杂种育性广亲和基因被分离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年第10期11-11,共1页
如何克服籼稻和粳稻杂种育性下降、结实率低问题,是水稻育种家们几十年来苦苦求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的主效基因,命名为s5...
关键词:广亲和基因 杂种育性 分离克隆 籼粳稻 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稻育种 主效基因 
我国成功分离出控制籼粳稻杂种育性的广亲和基因
《大众科技》2008年第9期1-1,共1页
如何克服籼稻和粳稻杂种育性下降、结实率很低问题,是水稻育种家们几十年来苦苦求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
关键词:广亲和基因 杂种育性 分离克隆 籼粳稻 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稻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 
我国成功分离出控制籼粳稻杂种育性的广亲和基因
《种子世界》2008年第9期44-44,共1页
如何克服籼稻和粳稻杂种育性下降、结实率很低问题,是水稻育种家们几十年来一直探索的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
关键词:广亲和基因 杂种育性 分离克隆 籼粳稻 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稻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 
控制籼粳稻杂种育性的广亲和基因成功分离
《新疆农垦科技》2008年第5期74-74,共1页
如何克服籼稻和粳稻杂种育性下降、结实率很低问题是水稻育种家们几十年来苦苦求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带领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的主效...
关键词:广亲和基因 杂种育性 分离克隆 籼粳稻 控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水稻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