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大豆

作品数:310被引量:1877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盖钧镒於丙军邱丽娟常汝镇刘友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栽培大豆中黄13响应强光的转录组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3期39-46,共8页张玲阁 杨菁菁 高莹莹 张兴坦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型农作物,正常生长周期为150 d左右,长达5个月的生命周期使得品种选育工作时间跨度较长,优良品种更新迭代缓慢。对在正常光照[200μmol/(m 2·s)]和强光[1000μmol/(m 2·s)]下生长的中黄13进行表型观测及转录...
关键词:栽培大豆 强光响应 加速育种 转录组分析 基因挖掘 
野生和栽培大豆叶片形态与光合特性对荫蔽的响应被引量:3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年第6期1295-1304,共10页鲁兆宏 宁自力 史博文 范元芳 杨文钰 杨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963);2022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选育耐荫高光效的大豆品种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分析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在正常及荫蔽环境下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响应差异,揭示其耐荫机制,可为培育耐荫高光效新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两种...
关键词: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荫蔽 叶片形态 光合 
野生大豆×栽培大豆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SNP偏分离分析被引量:2
《大豆科学》2023年第6期641-652,共12页刘德泉 聂波涛 邱红梅 陈亮 陈健 崔正果 姬文秀 王跃强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2RCG005,CXGC2022RCY008)。
通过研究野生大豆与栽培种大豆群体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偏分离现象,发掘偏分离区间(Segregation Distortion Region, SDR)和候选基因,有助于探究偏分离在大豆中的产生机制。应用地方品种“一千粒”和野生品种“长岭野生豆”配置杂交组合,获...
关键词: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偏分离 SNP 重组自交系 
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遗传》2023年第9期793-800,共8页赖笔威 陈磊 芦思佳 
广州市科技计划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编号:202201020130)。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转换的重要节点。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能够感受光周期的变化调控开花期和生育期,进而影响大豆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并决定大豆的光周期生态适应性。因此解析大豆光周期对开花期及生育期的调控...
关键词: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光周期 驯化 生态适应性 
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适应性转录组学比较研究被引量:2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116-125,共10页李明霞 周际 胡勇军 韩德复 郭继勋 李淑英 张涛 石连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072012);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0201134JC);长春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007)。
以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人工模拟低氮胁迫,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测试分析了胁迫处理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在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野大豆能够通过促进根系生长维持较高...
关键词:栽培大豆 野大豆 低氮胁迫 转录组学 
野生大豆GsEXPA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逆境转录及毛状根转化分析被引量:1
《大豆科学》2023年第3期268-275,共8页李翠婷 王琳琳 李凤兰 贺付蒙 王雪 李丽 王丽娟 冯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2201717);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CARS-04-PS2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D713729);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BH-Z21008);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人才项目(54982912)。
为进一步发掘野生大豆中的优质抗逆基因以用于大豆的种质改良,本研究选取积极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扩展蛋白基因为对象,在野生大豆中克隆了GsEXPA3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检测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
关键词:野生大豆 扩展蛋白 GsEXPA3 栽培大豆 毛状根 
盐胁迫下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根系离子流及转录组分析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8-115,共8页赵怡琳 周宇熙 王燚敏 徐璐 申超 裔嗣强 朱楠 贺平 秦天扬 柏彦超 单玉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2179);江苏省(扬州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13253)。
为揭示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盐胁迫下根系离子流变化及内在分子响应机制,挖掘大豆耐盐基因,以普通栽培大豆(Glycine max,Gm)和滩涂野生大豆(Glycine soja,Gs)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100 mmol·L^(-1)NaCl盐胁迫处理,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检...
关键词:大豆 盐胁迫 非损伤微测技术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2022年黑龙江大豆市场研究及展望报告被引量:1
《黑龙江粮食》2023年第2期24-30,共7页代滢芸 
前言大豆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及高蛋白作物,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有着栽培大豆的悠久历史。黑龙江省作为大豆的主产区,在我国大豆的生产和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度黑龙江地区旧作余粮与新季大豆...
关键词:国际农产品贸易 展望报告 大豆价格 原产国 黑龙江地区 黑龙江大豆 生产和消费 栽培大豆 
氯通道抑制剂缓解栽培大豆盐伤害的离子特征
《浙江农业学报》2022年第10期2095-2104,共10页孟娜 薛辉 魏明 魏胜华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010363052);安徽工程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2018yyzr13)。
为了从离子响应的视角探究氯通道抑制剂缓解栽培大豆幼苗盐伤害的作用机理,以大豆栽培品种绥农3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豆幼苗期盐胁迫外加氯通道抑制剂的方法,比较不同处理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解剖结构和离子组的差异。结果显示:外加不同...
关键词:盐胁迫 大豆 氯通道抑制剂 离子稳态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饲用大豆品种(系)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比较被引量:4
《大豆科学》2022年第4期405-412,共8页杜雨芊 王明玖 索荣臻 李舒宁 刘嘉伟 曹克璠 艾琳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专项(YZGC2017010)。
为比较不同饲用大豆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差异,筛选耐盐性较强的饲用大豆种质,本研究以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杂交后代为试验材料,以其父本作为对照材料,探究杂交后代在耐盐性方面与父本的差异。杂交后代编号为品系500、3-2-1棕黑、8-4-...
关键词:饲用大豆 萌发期 苗期 耐盐性 隶属函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