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研究

作品数:3947被引量:9176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圣田陈新顾和平张红梅顾卫红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农业科技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丘陵地区花生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第21期22-25,共4页徐庆民 孙明海 郭月玲 薛瑞民 
为加快丘陵地区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有效发挥新品种在花生单产提升中的作用,引进花育9303、花育9124和花育9115这3个花生新品种,以当地常规品种鲁花8号为对照,采取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试验,观察新品种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探索水肥一...
关键词:花生 新品种 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性状 产量 抗性 丘陵地区 
互助县黄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第12期56-60,共5页李长满 贺子腾 蔡有华 胡生隆 严文善 
为了研究适宜互助县推广应用的黄芪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从移栽时间、移栽密度、种植方式、种苗类型4个方面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互助县黄芪最佳的移栽时间为4月中旬,移栽密度为300000株/hm^(2),种植方式为黑地膜全覆膜移栽,种苗类型...
关键词:黄芪 移栽时间 移栽密度 移栽方式 种苗类型 农艺性状 产量 青海互助 
双低高油油菜品种全油6号栽培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17期34-37,共4页黄琛 康佩章 高莉 胡运良 丁必华 薛守中 
为总结出全油6号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施氮量及栽培密度对全油6号油菜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施氮量、栽培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对全油6号生育进程影响较小,对全...
关键词:油菜 全油6号 播期 施氮量 种植密度 性状 产量 
红心柚增产提质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18期37-40,共4页李福生 
通过施肥技术试验,研究红心柚增产提质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红心柚平均单果重为1.59 kg,单位面积产量为2 248 kg/hm^(2),平均可食率为65.58%,平均糖度为12.25°Brix,平均酸度为6.76°Brix,各指标均优于对照区。红心柚增...
关键词:红心柚 产量 可食率 施肥技术 
中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24期5-7,共3页刘立伟 冯国华 刘东涛 王静 张会云 马红勃 刘静 易媛 朱雪成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KC20036);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
本文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病性、品质表现等方面介绍了中强筋小麦品种徐麦38的特征特性,并从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其生育期、产量、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茎蘖动态等的影响方面研究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强筋小麦 徐麦38 特征特性 播期 播量 
西瓜新品种引进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5期89-91,共3页徐远 
为筛选出适宜种植的西瓜新优品种,并总结形成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开展了新引进西瓜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浙蜜3号、浙蜜5号和甬蜜6号等3个新品种适宜杭州栽培,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市场认可度高。
关键词:西瓜 新品种 筛选 栽培技术 
我国黄秋葵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11期60-61,64,共3页王琨 崔志钢 杨佳琪 袁瑞 宁江权 
基础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铜市科研〔2018〕47号)。
本文分别从栽培措施、干旱胁迫生理指标、栽培模式和品种比较等方面阐述和归纳了相关学者对黄秋葵的研究成果,并对黄秋葵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业生产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支撑和便利。
关键词:黄秋葵 栽培措施 栽培模式 干旱胁迫生理指标 品种比较 
桂西北地区百香果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22期41-43,共3页韦师妮 韦维 韦贵剑 韦远克 莫爱珍 赵峰进 韦晓 黄小英 
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项目(2018YZ02)。
本试验探讨了不同播期、不同施肥配比和不同栽培架式对百香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桂西北地区种植百香果,应在4月上旬之前定植;全年复合肥施用量1350 g/株时,百香果产量最高;三线式架栽培与平棚式架栽培对比,三线式架栽培百香果...
关键词:百香果 播期 施肥配比 栽培架式 产量 桂西北地区 
双垄面全膜覆盖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8期65-66,共2页柴忠良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与大豆套种的作物生长发育效益、生物产量效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种大豆,形成了一个植株高矮交叉、生育期长短错开的立体种植结构,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和温湿度条件,大豆的单株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
关键词:马铃薯 大豆 套种 生长发育效益 生物产量效益 经济效益 
适应大豆机械化收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4期9-10,13,共3页史宏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50311005);院创新项目(YGG17044)。
机械收获是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耐密、高抗倒伏的品种汾豆96为试验材料,在密植栽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2种模式下,研究了大型联合收割机、间套模式收割机和山地割晒机3种...
关键词:大豆 机械化 抗倒伏 底荚高度 种植密度 栽培技术 机械损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