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高梁

作品数:20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正荣罗利李德辉赵甘霖刘天朋更多>>
相关机构:江安县农业局垫江县农业局宜宾市农业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技推广》《农业与技术》《科技致富向导》《种业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永川区发展杂交再生高梁的问题及建议
《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2期177-177,共1页林恩明 
永川区近十年来在临江、青峰、松溉等镇多点示范种植杂交再生高粱,经过多年多点种植、探索发现,如措施有效、技术得当,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极其可观的。
关键词:杂交高粱 再生栽培 问题 建议 
小麦-常规高粱-夏大豆-再生高梁高效栽培模式
《中国科技投资》2014年第A02期434-434,共1页胡绍杰 隆兴成 
泸县是四川省主要产粮大县之一,旱地面积20多万亩,秋季温光资源丰富,两熟有余,三熟不足,是蓄留再生稻和再生高粱的适应区域,随着川南酒产业的发展,对高粱的需求不断增加。高粱与玉米的比较效益优势明显,旱地耕种制度逐步从“小...
关键词:再生稻 高粱 小麦 栽培模式 夏大豆 产粮大县 资源丰富 效益优势 
荣昌再生高粱泸糯8号高产示范结硕果
《农业机械》2013年第22期30-30,共1页
重庆市荣昌县农业委员会于2013年10月22—23日邀请市内有关专家,对荣昌县实施的再生高梁高产示范田块第二季进行了田间测产。
关键词:高产示范 再生高梁 荣昌县 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 田间 田块 
再生高梁冬闲地大头菜延迟密植栽培模式
《四川农场》2012年第4期40-41,共2页李杰 
2009年,四川省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目标,宜宾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酿酒高粱基地,2012年高粱种植规模比2009年增加3.5倍,随着高粱收购价持续上涨,农民种植高粱的收入不断增加,高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
关键词:栽培模式 再生高梁 大头菜 冬闲地 酿酒高粱 密植 延迟 种植规模 
详解杂交糯高粱 “一种多收”六句诀
《宜宾科技》2012年第2期24-26,共3页罗利 
近年来,杂交糯高梁在我省川南地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形成了“头季高梁—再生高梁一宿根高梁”一整套高产配栽技术,针对种植农户对其关键栽培技术不易掌握的现状,通过我县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杂交糯高梁“一种多收”六句诀,简明扼要...
关键词:杂交糯高粱 详解 种植面积 糯高梁 川南地区 再生高梁 试验示范 技术 
施肥及留桩高度对再生高粱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南方农业》2011年第4期10-11,20,共3页丁小媛 
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数量、不同留桩高度三因素三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收获前10d施尿素15kg/667m2,保留基部2个节位的再生高粱产量最高,折合667m2产量405.07kg。
关键词:再生高梁 '泸杂四号’ 施肥水平 施肥时期 留桩高度 产量 
杂交高粱“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四川农业科技》2010年第4期21-21,共1页罗利 
杂交高粱“一种两收”栽培是利用川南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梁连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m以下的平坝、浅丘,温度满足3月平均温度15℃、9月平均温度20℃以上的区域均可采用该模式。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高粱 一种两收 月平均温度 栽培模式 再生高梁 光热资源 川南地区 
江安成功研发宿根高粱技术
《种业导刊》2009年第11期43-43,共1页
早在2000年,江安县农业科技人员就开始研究杂交高粱蓄留再生高梁技术,并探索出“芋/粱-粱”、“麦/粱-粱”、“菜/粱-粱”等高效种植模式。今年,科技人员成功研发出宿根高粱技术,即播一次高梁种,可以连续三年蓄留6季再生高梁。
关键词:杂交高粱 技术 宿根 研发 农业科技人员 再生高梁 高效种植模式  
川南杂交高梁蓄留再生高梁配套技术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第7期61-67,共7页罗利 潘世江 张正荣 李德辉 毛思根 赵甘霖 张长伟 刘天朋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四川省““十一五”育种工程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803)
随着川南常规高粱产量品质的不断下降,种植高粱的农户日趋减少,造成了川南优质酿酒业和优质原料供给的严重矛盾。为此改良高粱品种和研究一整套配套栽培技术势在必行。笔者通过详尽的试验,将新的栽培技术配套新的种植方式,667m^2增...
关键词:杂交高粱 再生 配套技术 
滨海涂地再生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第2期126-127,共2页虞德明 潘渭新 许开华 鲁金水 
新围垦的海涂地需经漫长的改良期,才能逐渐脱盐熟化成为良田,种植作物种类和农产品品质、产量会受到局限,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为提前种植、利用盐碱地,优化该类土地的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近年笔者从栽培技术着...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高梁 海涂地 种植业结构 秸秆覆盖技术 再生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要点 农产品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