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

作品数:371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武能何宁叶隽刘永强叶雨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孤独的诗人思想家”——赫尔曼·黑塞评弗朗茨·卡夫卡
《世界文学》2022年第3期231-247,共17页马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赫尔曼·黑塞文学文化评论研究”(项目编号:18BWW0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未曾谋面的同龄人从年龄上来说,黑塞比卡夫卡年长六岁,他们基本上算是同龄人。但在一九一〇年代,当黑塞已经凭借《彼得·卡门青》《在轮下》等作品成为知名作家的时候,一九一三年才开始发表作品的卡夫卡还默默无闻。到一九二四年卡...
关键词:卡夫卡 未曾谋面 德语文学 赫尔曼·黑塞 弗朗茨 同龄人 公开信 知名作家 
德语文学公共领域中的中国文学接受机制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21年第3期192-198,共7页顾文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FYB036。
中国文学在德语世界的接受场域是一个具有私人性、批判性和政治功能转换趋向的文学公共领域,其历史文化特征是探索当代中国文学在德接受形态的关键。德语文学公共领域的中国文学接受主要依赖文字、视听和事件三种媒介。文字媒介是跨文...
关键词:德语文学 公共领域 中国文学 接受机制 媒介 
20世纪德语文学中的柏林城市意象与空间话语——以《柏林童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意外之地》为例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157-162,共6页傅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奥地利二战反思文学记忆史研究”(18BWW062);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德语文学中的柏林城市空间话语研究”(2018LN0055B);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德语中篇小说发展演变研究”(2015XJQN02)
20世纪后,柏林随着德意志的兴衰沉浮,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集中体现德意志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空间载体,它被现代性文学书写注入了更加富有延展性的生命力。文学家们基于自身的城市体验和艺术思考赋予柏林复杂而深邃的意象,将城市质...
关键词:德语文学 柏林 城市意象 空间话语 
论新世纪德语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18年第4期50-57,共8页张帆 李双志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11&ZD137);"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德国女性文学史论研究";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德语文学坚守庄重和雅正之根,聚焦"现实"与"真实"的回归和重塑。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表现在,由峻急宏大的现实主义向温和的"小叙事"蜕变,对特定历史和现实的指涉成为叙事潮流,作者回归与"虚拟自传"的真实品格,"碎片化"拼贴叙事的"...
关键词:新世纪 德语文学 叙事格调 审美取向 
异域光环下的骑士与女英雄国度——德语巴洛克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被引量:3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3-29,共7页谭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项目编号:11&ZD024)
17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关于中国的报道对同时代欧洲产生了巨大冲击,唤起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关注,并在德语国家引发了文学家的创作热情。分析17世纪后半叶以中国为舞台的四部德语小说可以看出,巴洛克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一方面受到传教士报...
关键词:中国形象 德语文学 巴洛克 骑士小说 女英雄 
丝绸之国与希望之乡--中世纪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探析被引量:11
《德国研究》2014年第2期113-123,128,共11页谭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2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研究”(项目批准号:11CWW02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NCET20111123)研究成果
早在古代希腊罗马人当中,中国就已作为丝绸之国而闻名。中世纪时,德国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和"契丹"。在德语文学作品中,赛里斯首先作为梦幻般的丝绸之国出现在13世纪沃尔夫拉姆的英雄史诗《帕其伐尔》中。在15世纪诗人罗森斯普吕特的...
关键词:中国形象 德语文学 赛里斯 契丹 约翰长老 
南大德文专业的风流云散——以若干人物为中心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99-105,共7页叶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项目编号:09&ZD07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1950年代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大背景,注重学术史脉络的内在把握,以作为南方大学中心的南京大学德文专业为个案,考察其精英荟萃的时代遭际以及风流云散的悲剧命运,通过作为主事者的商承祖与张威廉的行为分析,以及作为外来者的名...
关键词:南京大学 德语文学 学科史 学术史 
异域生存中的精神透析——2010年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解读
《译林》2011年第4期200-202,共3页张帆 黄丹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8CWW008;上海市晨光科研项目,编号2007CG45;上海外国语大学重点学科项目,编号XKXDY092F
2010年10月4日,代表德语文学最高成就的德国图书奖在法兰克福揭晓,瑞士女作家梅琳达·纳吉·阿波尼(Melinda Nadj Abonji)凭借其移民主题小说<鸽子飞翔>(Tauben fliegen auf)折桂,赢得2.5万欧元奖金.阿波尼此次获奖开创了该奖项五年历...
关键词:图书奖 梅琳达 德语文学 移民者 作品解读 小说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