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学

作品数:157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瑞侠杨振喜蒲向明赵稀方王新新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世界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研究
《今古文创》2020年第28期27-28,共2页闫成铖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始于18世纪末。与其他国家浪漫主义相同,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一般特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特征,具有巨大的延展性与多元性,从狄尔泰、里尔克、尼采到伽达默尔、特拉克尔,这些文学家都以其各自独特的精神...
关键词:德国早期文学 浪漫主义 民族性 
《海华沙之歌》的空间叙事实践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33-39,共7页欧阳立博 
朗费罗的诗歌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文化中对印第安人最具有影响力的表现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海华沙之歌》集聚了印第安人的集体回忆.《海华沙之歌》中西部的物质性表现以及与这些空间叙事有关的修辞始终贯通其中.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印...
关键词:物质性表现 修辞实践 印第安早期文学 
索尔仁尼琴早期文学创作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56-58,87,共4页李小驹 
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和世界影响最大的作品都完成于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本文明确了索氏"早期文学创作"概念,并探讨其早期文学创作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以及对中国文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 早期文学创作 历史价值 现实意义 
井伏鳟二早期文学中动物意象的解析——以《屋顶上的洒婉》为中心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2年第7期210-212,共3页史小华 
2010年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科研项目:"‘文坛仙人’井伏鳟二文学作品的研究"最终成果。(项目编号:10w028)
被喻为日本"文坛仙人"的井伏鳟二是一位善于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偏爱以小动物来点缀自己文本思想的文学家。井伏早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丰富的动物意象融合于作品之中,在其笔端之下,山椒鱼、大雁、鲤鱼等动物群演绎着一幅幅类似与人类...
关键词:井伏鳟二 动物意象 文本 基调 
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的战后再启蒙意识——从《饲育》到《政治少年之死》被引量: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王新新 
从《饲育》到《拔芽击仔》前后,大江健三郎的战后再启蒙意识开始变得脉络清晰起来,及至《十七岁》、《政治少年之死》,大江独特的启蒙话语已经基本形成。此间显现出来的再启蒙意识中,除了对民主主义思想的精神坚守,还有对日本独特的民...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战后再启蒙 个人主体性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 天皇制 
美澳早期文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42-143,共2页田敏 李连涛 
美国和澳大利亚同宗同源,都曾为英国殖民地并通过民族斗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相似的历史发展使两国的文学,特别是早期的殖民地文学,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两国殖民地文学的比较与研究,总结了两者早期文学的异同点。
关键词:早期文学 殖民地 比较研究 历史根源 
从战后启蒙到文化批评——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试论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87-96,共10页王新新 
大江健三郎在其文学创作的最初10年里,从战后启蒙到文化批评,完成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彻悟。大江健三郎进行启蒙的目的,是要建立起自我反思式的文化批评,即试图通过文化批评来解决文化危机。当下,我们真正需要的文学,正是大江健三郎所...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战后启蒙 文化批评 知识分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