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学创作

作品数:29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振喜李小驹李滟波王新新肖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华大学山东大学三峡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时代文学》《时代文学(上半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自身经历与传统文化——论索尔仁尼琴早期文学创作思想特征的成因(之一)
《三峡论坛》2017年第5期68-70,共3页李小驹 
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索尔仁尼琴早期文学创作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研究"(17Y030)
索尔仁尼琴早期文学创作思想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主要有"自身经历"、"传统文化"、"传统文学"、"时代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文章从"鲜明的自传色彩"、"监狱、劳改营对精神与文学的培育",以及"东正教传统影响"、"知识分...
关键词:索尔仁尼琴 早期文学创作 自身经历 传统文化 思想特征成因 
冲突与选择——论茅盾早期文学创作的个体文化心理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91-92,共2页周宁 
茅盾的早期作品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栩栩如生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其间隐藏了作家在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层面的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探求,体现了他作为文化巨人开放性的文化意识和建设者的气魄。
关键词:茅盾 早期 时代女性 文化心理 
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的战后启蒙与文化批评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121-124,共4页王新新 
本文认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其文学创作的最初十年里 ,完成了从战后启蒙到文化批评的角色转变 ,找到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表达方式。他进行启蒙的目的 ,是要建立起自我反思式的文化批评 ,以达到文化人格的再造 ,即试图通过...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早期文学创作 文化批评 知识分子 二战后 思想启蒙 文化危机 日本 《政治少年之死》 《十七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