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作用

作品数:265被引量:5448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张建新孙枢吴福元肖文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刚果(金)阿鲁维米河中游砂金成矿规律探讨
《矿产勘查》2024年第11期2124-2134,共11页邱小平 王新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207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全国海陆矿产资源图件编制更新”(DD20221696)联合资助
刚果克拉通是著名的绿岩带金矿和金刚石聚集区,众多金矿床汇聚在刚果(金)东北部热带雨林区,并无陆路通行,唯有水路或空降才能进入矿集区。阿鲁维米河中游河谷盛产高品位砂金矿床,原住民淘金客络绎不绝。经系统采样实测砂金品位高达24.6 ...
关键词:砂金矿床 阿鲁维米河 刚果克拉通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 泛非造山作用 东非大裂谷 
辽东半岛大石桥周家铁钴矿控矿构造特征及其区域地质意义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4年第10期3090-3102,共13页贾督 田忠华 王伟 罗博文 李晓东 周进伟 樊金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622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3502);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业务费项目(JB2304)联合资助.
构造作用往往能为成矿流体提供重要的导矿通道,以此对矿床的形成及富集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能为地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大石桥市周家铁钴矿开展了详细的地质工作,包括剖面测制、构造解析和岩...
关键词:周家铁钴矿 构造与成矿 倾竖褶皱 古元古代造山作用 
中亚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末——早中生代大型韧性剪切系统的确定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4年第3期83-84,共2页曲军峰 赵硕 张进 李英杰 张帅 
中亚造山带是显生宙期间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有关其形成与演化已经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然而该造山带在形成之后又经历了多阶段的陆内变形,对其已有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改造,这期间就包含一系列的韧性变形。如何确定这些后期...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早中生代 晚古生代 造山作用 显生宙 
丹东地区古元古代晚期花岗岩对胶-辽-吉带造山作用的制约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年第2期467-490,共24页杨佳林 刘福来 宋维民 杨晓平 王舫 王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62214);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J1901-1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360,DD20190370,DD20190042,DD20211389)。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造山过程保存了丰富的变质-变形、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成矿作用记录,带内广泛存在的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演化p-T-t轨迹呈顺时针,指示胶-辽-吉带经历了俯冲-碰撞-后碰撞折返伸展造山过程,但这时期的俯冲碰撞或...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胶-辽-吉带 古元古代 花岗质岩石 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 
世界伟晶岩型锂矿床地质研究进展被引量:39
《地质学报》2021年第10期2971-2995,共25页陈衍景 薛莅治 王孝磊 赵中宝 韩金生 周可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30313,U1803242,U1906207,42173068)联合资助的成果。
稀有金属伟晶岩主要分为LCT(Li-Cs-Ta)型和NYF(Nb-Y-F)型,其中LCT型伟晶岩是全球重要锂矿来源。本文分析了全球伟晶岩型锂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各大陆代表性伟晶岩型锂矿床,发现锂矿空间分布不均匀,成矿时间具有多期性...
关键词:锂矿床 LCT型伟晶岩 花岗岩 造山作用 超大陆 
造山带中增生楔识别与地质意义被引量:9
《地质科学》2021年第2期430-448,共19页闫臻 付长垒 牛漫兰 张继恩 肖文交 王宗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2241,41672221,41702239,420722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统筹科研项目(编号:S2007)资助。
增生楔主要由海沟复理石、远洋—半远洋沉积和洋岛/海山等大洋板块地层岩石及蛇绿岩共同构成,是汇聚板块边缘古俯冲带构造—沉积作用的综合产物,以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双冲断层和紧闭—倒转褶皱,以及片理、碎裂构造、小型褶皱、膝折等...
关键词:增生楔 大洋板块地层 海山 俯冲极性 造山作用 
辽东半岛辽河群变泥质岩变质变形研究:对古元古代造山作用及折返过程的启示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21年第2期619-635,共17页文飞 田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62214、41890833、41430210、41972205、4177219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DD20190003);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业务费(J2030、J2009)联合资助。
前寒武纪造山带解析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胶-辽-吉造山带作为华北克拉通最具代表性的造山带之一,是研究前寒武纪造山过程和物质折返的理想场所。本文以辽东半岛辽河群为研究对象,以变质变形为研究手段,系统解析胶-辽-吉造山带的造山...
关键词:前寒武纪造山带 辽河群 造山作用 折返过程 变质变形作用 
从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回眸与展望被引量:14
《地质学报》2021年第1期75-97,共23页许志琴 郑碧海 王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川西古特提斯域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构造成因》(编号9195520031);《新能源锂矿资源与大陆动力学战略研究》(编号2018DXA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拉萨-冈底斯地体的地质长廊和成矿带综合背景调查》(编号121201102000172001);南京大学队伍建设科研启动经费和南京大学卓越计划项目(川西锂矿3000米科学钻探)资助的成果。
大陆造山带的经典含义是指由于大陆地壳岩石在板块俯冲-碰撞的巨大挤压应力下,遭受强烈变形、变质和熔融作用,地壳发生大规模缩短、加厚和隆升而形成的地带。分布在大陆边缘和内部的造山带,经历从洋壳扩张、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的造山...
关键词:洋-陆俯冲 陆-陆碰撞 俯冲带 地幔柱 造山作用 大陆动力学 
拉萨地体东部早侏罗纪变质和深熔作用被引量:4
《地质学报》2019年第10期2446-2462,共17页董昕 张泽明 田作林 李冰 
中国地质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70);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1809110024)联合资助成果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体不仅记录了中生代的新特提斯洋俯冲及随后新生代的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而且还记录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南、北拉萨地体的拼合作用。本文对拉萨地体东部东久地区的片岩和脉体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
关键词:早侏罗纪 变质和深熔作用 拉萨地体 碰撞造山作用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被引量:34
《地质力学学报》2019年第5期613-641,共29页张岳桥 董树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402)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
关键词:晚中生代 东亚大陆 多板块汇聚 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体系 燕山陆内再生造山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