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作用

作品数:265被引量:5448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张建新孙枢吴福元肖文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吴福元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希夏邦马六十年
《岩石学报》2024年第5期1365-1381,共17页吴福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5500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9QZKK0808)项目联合资助.
60年前的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10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海拔8027m的希夏邦马峰。作为全球8000m以高的最高峰之一,希夏邦马也是一座完全位于我国境内的山峰。在这次登山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其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
关键词:60年前 希夏邦马峰 珠穆朗玛峰 喜马拉雅山 造山作用 
通化地区印支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碰撞造山作用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1
《科学通报》2003年第8期843-849,共7页路孝平 吴福元 赵成弼 张艳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272045)资助
应用颗粒锆石U-Pb法,对出露于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的岔信子岩体、小苇沙河岩体和龙头岩体进行了侵位年代测定,确认它们形成于印支期,年龄为203-217 Ma.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时期形成的岩体主要包括石英闪长岩和花岗岩两大岩石类型,...
关键词:通化地区 印支期花岗岩 锆石 U-PB年龄 大别-苏鲁超高压碰撞造山带 超高压变质岩 
小兴安岭西北部造山后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与索伦山-贺根山-扎赉特碰撞拼合带东延的关系被引量:140
《科学通报》2000年第20期2217-2222,共6页孙德有 吴福元 李惠民 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872031);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基金!(批准号: 9518701)
小兴安岭西北部的黑河-嫩江一带发育大量的碱长-碱性花岗岩岩体,由于缺乏可靠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其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碱长-碱性花岗岩形成于290~260Ma的晚古生代晚...
关键词:小兴安岭 A型花岗岩 碰撞拼合带 造山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