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作用

作品数:265被引量:5448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衍景张建新孙枢吴福元肖文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陈衍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界伟晶岩型锂矿床地质研究进展被引量:39
《地质学报》2021年第10期2971-2995,共25页陈衍景 薛莅治 王孝磊 赵中宝 韩金生 周可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30313,U1803242,U1906207,42173068)联合资助的成果。
稀有金属伟晶岩主要分为LCT(Li-Cs-Ta)型和NYF(Nb-Y-F)型,其中LCT型伟晶岩是全球重要锂矿来源。本文分析了全球伟晶岩型锂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各大陆代表性伟晶岩型锂矿床,发现锂矿空间分布不均匀,成矿时间具有多期性...
关键词:锂矿床 LCT型伟晶岩 花岗岩 造山作用 超大陆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被引量:220
《岩石学报》2009年第11期2695-2726,共32页陈衍景 翟明国 蒋少涌 
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2006CB403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0421;40425006)的资助
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前4年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提出了镁铁质岩石容矿的热液铜镍-贵金属矿床、浅成作用的概念,将热液成矿系统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浅成热液三大系列;基于一批造山型银、铅锌...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中亚造山带 中央造山带 成矿作用 造山作用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68
《岩石学报》2007年第9期2177-2188,共12页李诺 陈衍景 赖勇 李文博 
国家973项目2006CB4035008;2006CB403501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52003和40425006)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
关键词:斑岩铜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碰撞造山作用 乌努格吐山 兴蒙造山带 
中国陆区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以夕卡岩型金矿为例被引量:61
《地学前缘》2004年第1期57-83,共27页陈衍景 陈华勇 K.ZAW F.PIRAJNO 张增杰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9672 119;49972 0 3 5 ;40 3 5 2 0 0 3 )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重点项目 ( 0 10 0 5 ) ;科学技术部"九五"攻关项目 ( 96 915 0 3 0 5 );攀登项目 ( 96 预 3 9 40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系统总结了中国不同构造单元 70个夕卡岩型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 ,其中 1个为超大型、1 9个大型和 2 4个中型矿床 ,总储量超过 1 0 0 0t,占全国探明储量的约 2 0 % ,表明夕卡岩型金矿是我国最重要金矿类型之一 ,值得今后地质研究和勘探...
关键词:夕卡岩型金矿 大规模成矿作用 碰撞造山作用 挤压-伸展转变期 CMF模式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被引量:61
《中国科学(D辑)》2000年第B12期64-72,共9页陈衍景 李超 张静 李超 李震 王海华 
国家攀登预选!(编号: 95-预3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672119; 49972035; 9488010)
秦岭造山带大量发育中生代深成花岗岩基和浅成斑岩体.长期以来,前者被作为改造型或S型;后者伴随钼矿化,被作为同熔型或I型.统计表明,浅成斑岩体Sri=0.705-0.714, δ18O=7.2%。-12.1‰,深成花岗岩...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中生代 花岗岩类 锶氧同位素 斑岩钼矿床 岩石成因 碰撞造山作用 
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型造山—成矿作用的研究意义和进展被引量:90
《高校地质学报》2000年第1期17-22,共6页陈衍景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望峰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
地处欧亚大陆核心的中亚型造山带 ,由多条古生代缝合带与多个前寒武纪小陆块镶嵌 ,基此形成中新生代盆地—山脉耦合的构造格局 ,并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史和动力学机制。中亚型造山作用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床类型多样 ,超大型矿床汇...
关键词:中亚型造山带 成矿作用 造山作用 海西期 
碰撞造山过程内生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历史和进展被引量:45
《科学通报》1999年第16期1681-1689,共9页陈衍景 陈华勇 刘玉琳 郭光军 赖勇 秦善 黄宝玲 张增杰 隋颖慧 李超 李震 李萍 李欣 王海华 朱梅湘 高秀丽 魏倚英 
国家攀登预选项目! 95 预 39号;国家攻关96 915 0 3 0 5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4 96 72 119)资助项目;教育部
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是发展与完善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矿床学的必须 ,必然日益受到注意 .列举了板块理论兴起以来与该问题有关的主要研究和讨论 ,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历史划分为 2个阶段 ,即 1971~ 1990年间的初级研究阶段 ,1990年...
关键词:碰撞造山作用 成矿作用 板块理论 内生矿床 进展 
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被引量:58
《地学前缘》1998年第A08期109-118,共10页陈衍景 
国家"九五"攀登预研95-预-39号项目;国家"九五"攻关;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分析陆内俯冲过程物质的活化迁移规律建立了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认为仰冲板片上依次出现热液矿床带、花岗岩基带和斑岩带。探讨了陆内俯冲的角度、速度、俯冲板片物质成分、地热梯度等因素对陆内俯冲成岩成矿模式空间分带模型的...
关键词:碰撞造山作用 成岩 成矿模式 影响因素 
准噶尔造山带碰撞体制的成矿作用及金等矿床分布规律被引量:66
《地质学报》1996年第3期253-261,共9页陈衍景 
准噶尔造山带是乌拉尔—蒙古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的碰撞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并经历了先挤压后伸展的演化过程。区内的金等矿床主要就位于晚石炭世—二叠纪,集中分布在碰撞造山作用较强烈的地带,矿床形成于碰撞作...
关键词:造山带 碰撞造山作用 成矿作用 金矿床 分布规律 
新疆北部金矿化与碰撞造山作用的耦合及金等矿床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8
《黄金地质》1995年第3期8-16,共9页陈衍景 富士谷 吴德华 吴锡丹 靖军 
北疆是世界第二大碰撞造山带——乌拉尔-蒙古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最典型的碰撞造山地区之一。该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发生在石炭纪和二叠纪,呈先挤压后伸展的特征。北疆地区金等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二叠纪,少数发生在晚石...
关键词:金矿床 矿化 分布规律  造山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