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降焦

作品数:10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宏星李宏伟贺学兵张卫东温继东更多>>
相关机构: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柳钢科技》《江西冶金》《中国冶金》《山西冶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增产降焦实践被引量:1
《中国冶金》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李宏伟 王涛 张卫东 宋竟林 
2009年7月以来,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通过采取精料、探索合理的装料制度、送风制度、出渣铁制度、提高炉顶压力、富氧高风温等措施,达到了增产降焦的目标,目前多项指标已超过设计水平。
关键词:高炉 增产 降焦 
邢钢炼铁厂多措并举挖潜降耗成效明显
《酒钢科技》2005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钢铁公司 炼铁厂 挖潜 降耗 介质消耗 成本预算 增产降焦 
新临钢高炉增产降焦生产实践
《山西冶金》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薛爱荣 
近几年来 ,新临钢炼铁厂通过优化炉料结构、改进操作制度、实施技术改造以及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 ,使炼铁产量逐年上升 。
关键词:生产实践 高炉 增产降焦 焦比 炼铁 
安钢300m^3高炉增产降焦的生产实践
《河南冶金》2001年第6期30-31,共2页苏永洪 韩希娟 王瑞玲 万秀华 
安钢炼铁厂通过重视精料工作,优化烧结配料及高炉炉料结构,使入炉品位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强化高炉操作,采用高风温、富氧喷煤、低硅铁冶炼等技术措施,使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2000年高炉利用系数达3.06t/m^3.d,入炉焦比为418kg/t。
关键词:增产降焦 高炉 炼铁 烧结 生产实践 
太钢高炉增产降焦生产实践被引量:1
《炼铁》2000年第6期35-36,共2页温继东 李波 
太钢炼铁厂现有4座高炉生产,总容积3200m^3,大小高炉都有,新旧装备并存。由于历史原因,高炉原料结构极不合理,尤其在1350m^3高炉1991年底投产后,烧结机没有同步建设投用,碱性料缺口大,高炉被迫使用多家进口球团矿,铁矿石种类多达十几种,
关键词:高炉 炼铁 增产降焦 生产实践 烧结矿 
太钢高炉增产降焦生产实践
《太钢科技》2000年第3期85-88,共4页温继东 
太钢近几年通过改善原料结构,增加煤比,配用焦丁,搞好上下部调剂、改善煤气利用等,逐步使全厂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0t/m^3·d,入炉焦比降到了410kg/t的水平。
关键词:高炉 炼铁 增产降焦 生产实践 
邯钢2号高炉增产降焦实践被引量:1
《炼铁》2000年第4期36-38,共3页张宏星 
1 概况 邯钢炼铁厂2号高炉有效容积294m^3,设有12个风口,1个铁口,2个渣口,料车上料,大小钟机械传动。1999年3月中修开炉后,在原燃料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抓住D1300m^3/min电风机投入使用。
关键词:炼铁 高炉 增产降焦 产量 焦比 
4号高炉增产降焦实践
《柳钢科技》2000年第3期10-11,共2页李顺银 林俊贤 
1 前言柳钢4号高炉炉容为306m^3,由于公司一直重视原燃料的质量管理,为高炉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2000年4号高炉以增产降焦为中心,通过加强原燃料筛分管理和稳定合理炉料结构,逐步提高顶压和大料批正分装操作,高风温配合富氧喷吹,加强中...
关键词:高炉 增产降焦 槽下管理 炉料结构 装料 
新钢600 m^3高炉降焦增产实践
《江西冶金》2000年第3期9-11,共3页黄峥嵘 卞桂香 凌旭平 
近几年来 ,新钢公司从原燃料入手 ,不断优化炼铁工艺结构 ,改进高炉操作 ,使炼铁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1999年 7月 ,60 0m3高炉利用系数达到 2 2 0 2t/ (m3·d) ,焦比 4
关键词:高炉 精料 增产降焦 炼铁 操作制度 
包钢2号高炉增产降焦实践被引量:1
《炼铁》1999年第A09期45-47,共3页石世斌 
2号高炉是包钢炼铁厂设备最陈旧、装备最落后的老高炉。1997年,通过稳定高炉操作,合理制定上下部调剂措施,加强各项管理,全年共产合格生铁916 356.6 t,利用系数为全厂之首,入炉焦比降至482.0kg/t。
关键词:高炉操作 焦比 装料制度 高炉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