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养殖技术

作品数:241被引量:40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常亚青高绪生张锡佳胡炜李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北渔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岩礁增养殖技术在秦皇岛海域的推广价值分析
《河北渔业》2016年第12期50-51,共2页刘婧美 张海鹏 陈秀玲 刘绍成 徐晨曦 
岩礁增养殖技术是建立在传统人工鱼礁养殖基础上的新型养殖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渔业资源,转变浅海养殖方式,提高健康生态养殖水平,促进渔民创收。岩礁增养殖技术已经在秦皇岛海域进行了初步运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若能在...
关键词:岩礁 增养殖技术 秦皇岛 
衡水湖生态环境现状及生物修复效果被引量:3
《河北渔业》2014年第12期61-64,共4页薛建民 李瑞达 邵泽轩 王相盼 黄金义 杨莉 魏洪彪 武泽雷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创新团队资助
为了改善衡水湖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发展以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相关部门通过衡水湖水域生境修复与增养殖技术研究来促进衡水湖水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利用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通过人工增殖放...
关键词:生物资源多样性 生态环境现状 修复效果 衡水湖 水域生态环境 水生态环境 增养殖技术 水产技术推广 
脉红螺生物学及增养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河北渔业》2012年第12期50-53,共4页于洋洋 郝振林 宋坚 常亚青 
脉红螺(Rapanavenosa)属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沿海亦有分布。其栖息场所多在生有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
关键词:脉红螺 增养殖技术 生物学 菲律宾蛤仔 前鳃亚纲 中国蛤蜊 栖息场所 动物尸体 
河北渔业辉煌“十一五”——三疣梭子蟹人工繁育及健康增养殖技术研究
《河北渔业》2011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2005—2006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应用海洋动物生理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学、水产增殖学等多学科技术,对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征、人工繁育、健康养殖模式、海洋增殖及海洋资源状况等进行了试验研究。首次大规模放流增殖三疣梭子蟹...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 健康养殖模式 增养殖技术 人工繁育 河北省 十一五 海洋生物学 水产研究所 
刺参增养殖技术
《河北渔业》2006年第6期16-16,43,共2页陈学刚 韩爱香 狄纪宝 潘怀福 
关键词:增养殖技术 刺参 生活习性 生理生态 大型藻类 底栖硅藻 原生动物 摄食量 双壳类 桡足类 
黄河口地区泥螺增养殖技术初探被引量:1
《河北渔业》2005年第5期27-27,共1页程元虎 索长明 高小芹 
关键词:黄泥螺 增养殖技术 河口地区 软体动物门 太平洋沿岸 腹足纲 半咸水 潮间带  
河北又一批地方渔业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河北渔业》2005年第1期54-55,共2页
近两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渔业标准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加快了制标步伐,而且制标、评标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已有15项渔业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2004年,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第二批地方渔业标准编...
关键词:渔业标准化 质量技术监督局 规范 河北 地方 产品标准 评标 审定 增养殖技术 苗种繁育技术 
滩涂贝类人工增养殖技术
《河北渔业》2000年第4期20-21,共2页苏亚云 
1 养殖区的选择 首先对几个主要贝类养殖品种,即青蛤、文蛤、杂色蛤、毛蚶等三蛤一蚶的养殖区进行深入勘察,认真分析、科学确定,将养殖区分别选在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风浪较小、无污染的滩涂上。青、文蛤养殖区选在干潮时间一般在2~4...
关键词:贝类 滩涂养殖 养殖区选择 苗种放养 日常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