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

作品数:9036被引量:3422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潘家永杨学友徐向田颜梅生侯国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自动驾驶汽车交通肇事刑事责任的确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年第10期56-58,共3页张铂睿 
2019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视角下自动驾驶汽车对刑法学的挑战》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自动驾驶技术横空出世,自动驾驶汽车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具有不同于传统汽车的特征,对刑法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本文认为探究我国现行刑法对自动驾驶的刑事责任确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对比不同国家立法现状,对于完善我...
关键词:自动驾驶 交通肇事 刑事责任 人工智能 
论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34期18-19,共2页巴合加玛力·萨尔山拜 
在添加危险驾驶罪以前,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典型的过失犯罪。"飙车"和"酒后驾车"等同于无照驾驶、超载等违背交通规则的行为,它存在的主要意义是作为交通事故罪成立的前提,导致人员伤亡的,构成交通事故犯罪。但是添加危险驾驶罪,造成交通...
关键词:危险驾驶罪 交通肇事罪 共犯 
交通肇事罪及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与经济分析——以行人作为犯罪主体为视角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2期63-64,共2页陈思羽 
交通肇事罪及其逃逸行为作为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罪名之一,在学界已经有很多研究了,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以机动车驾驶员作为犯罪主体进行的,很少有从行人作为犯罪主体这一视角进行的研究,而在实践中,已经有不少此类案例,本文便试图通过从行...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逃逸行为 行人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1期63-65,共3页徐以磊 
交通肇事逃逸是当下交通肇事案件常见的一种情形,其情节相当严重,影响特别恶劣。法律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及处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但实践中,许多事故处理民警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认知不足,对相关证据的把控上有一定瑕疵,导致一些应该追究...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 过失犯罪 逃逸致人死亡 
分与合: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商业三者险”的审理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9期50-51,共2页陈世龙 朱丽 
在交通肇事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不存在争议。但如果被告人或机动车所有人投保"商业三者险",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时,是分案审理还是并案审理?...
关键词:交通肇事 商业三者险 民事案件 
醉酒驾驶致本人重伤典型案例研究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胡稳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使本人重伤情况,比较难区分适用交通肇事罪还是危险驾驶罪。本文引入有关案例,通过四要件学说对《刑法》第133条及133条之一中两项罪名进行分析对比,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期找到一个比较合...
关键词:醉酒驾驶 交通肇事罪 危险驾驶罪 本人重伤 
交通肇事逃逸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33期249-250,共2页张玉振 
本文立足于《解释》对逃逸行为外延的界定,对交通肇事逃逸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逃逸行为不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包括间接故意和过失,交通肇事行为属于可以产生作为义务的先行行为,"因逃逸致...
关键词:交通肇事 罪过形式 先行行为 
论自首的认定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8期233-234,共2页诸葛鹏 
该文通过最基础的自首的分类,即一般自首、准自首和特殊自首三个总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摘选了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认定疑难问题,本着普法的目的,以偏向于朴实的语言,以便于大众理解的方式,对常见的事例加以整理分析,有利于自首制度立法目...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自首 认定标准 
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与处理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1期247-248,共2页李霞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车的保有量也逐年加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导致交通肇事罪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罪名。本文通过对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和认定问题的分析,对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
关键词:交通肇事 法律认定 逃逸行为 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案件中微量物证应用特点及难点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18期216-218,共3页王文铜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成为了另一批人胡作非为的利器。新的技术方法使犯罪的手段不断进化,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也不断提高,多样化、智能化、隐秘化、高效化的犯罪渐渐成为一种趋势。现场勘查与之前相比,难度...
关键词:微量物证 交通事故 技术鉴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