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见

作品数:62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文华许梦雪孔祥吉茅海建冯尔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云南艺术学院哈佛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道府请训与日常政务运作——兼论召见书写及其特点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202-216,共15页张振国 
在清代,道府选任受到最高统治者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除分别繁简,划分官缺等级,更是订立请训制度,递折觐见,君臣面对面地问答交流。在此过程中,道府依次与吏部官员、长班、军机章京、苏拉、军机大臣、太监、皇帝(和皇太后)等交流互动...
关键词:道府请训 引见 召见 日常政务 历史书写 
清宫履历档案渊源考
《文献》2023年第2期145-163,F0002,共20页刘文华 
清宫履历档案是清史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主要包括履历片、履历单、履历折。学界已有研究认为,履历档案主要是源自于清代引见制度,故称之为“清代引见履历档案”。实际上,履历片与履历单都与清代召见制度息息相关。履历片是中高级官员的...
关键词:清代 履历片 履历单 召见 太监 
慈禧太后有关洋务的三次召见被引量:1
《文史天地》2021年第3期43-47,共5页刘少波 
慈禧,清咸丰皇帝之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巡狩热河”病死承德,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圻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
关键词:慈禧太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帝 垂帘听政 
抗美援朝期间毛泽东三次召见邓华的“三句妙语”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0年第9期98-99,共2页何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重大战略决策,在选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时,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年仅40岁的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7月19日,正在位于广州的兵团司令部作战室一幅巨大作战地图前研究思考朝鲜战况的...
关键词: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爆发 战略决策 邓华 志愿军 兵团 
心系中日邦交:周恩来召见中国驻日记者
《湘潮》2018年第12期49-51,共3页王泰平 
1969年,我还是一个未及而立之年的小字辈,迈出大学校门进入外交部刚刚4年。那年,我作为外交部和新华社联合派出的记者常驻日本,一直工作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转职我国驻日大使馆,成了外交部派驻日本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记者。
关键词:中日邦交正常化 记者 周恩来 中国 外交部 新华社 大使馆 日本 
简而不凡——谈《女王召见》与《奥涅金》的舞台呈现(上)
《戏剧之家》2018年第19期49-49,共1页许梦雪 
文章中所谈到的《女王召见》的版本是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由史蒂芬·戴德利执导,皮特·摩根为编剧,海伦·米伦饰演女王。《奥涅金》的版本是来自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由里马斯·图米纳斯执导,根据普希金的同名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
关键词:《女王召见》 《奥涅金》 简而不凡 
繁而不乱——谈《女王召见》与《奥涅金》的舞台呈现(下)
《唐山文学》2018年第6期68-68,共1页许梦雪 
《女王召见》与《奥涅金》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戏剧类型。前者是一部以历史为原型的人物传记式的戏剧作品,全剧是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召见历任首相时的对话为主要情节,一任任首相如走马观花般轮番走上舞台,与女王展开交锋,那些妙语连珠...
康熙“红票”考——兼谈“传教信票”及康熙对传教士的集体召见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年第1期112-119,共8页果美侠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殊方异俗外来风:全球史视野下中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16LSA003)资助成果之一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康熙皇帝颁布了著名的"红票",即写给教皇克莱蒙十一世的红色谕旨。该谕旨以满文、汉文和拉丁文书写并刊刻,是清初"礼仪之争"背景下,康熙皇帝积极与罗马教皇沟通的重要物证。"红票"拉丁文之后,有供职宫中的多位...
关键词:康熙 传教士 红色谕旨 传教信票 
毛泽东召见吴耀宗
《天风》2018年第1期63-63,共1页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于1950年4月至5月,多次召见吴耀宗先生等基督教界爱国人士,畅谈基督教当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方向。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召见吴耀宗,了解并对基督教工作做出了指示。
关键词:吴耀宗 毛泽东 基督教 
溥仪召见胡适始末
《各界》2018年第1期31-31,共1页晓明 
1922年5月17日,溥仪从清宫里给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当时正在北大任教的胡适家打了一个电话,邀请胡适去皇宫里“谈谈”。
关键词:胡适 溥仪 新文化运动 皇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