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电效应

作品数:41被引量:9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洪胡恒山崔志文牟永光狄帮让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相关期刊:《高技术通讯》《中国科技成果》《地球物理学报》《物探与化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体饱和岩样的震电勘探实验测量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8期3241-3252,共12页王军 聂成洋 关威 胡恒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4140,41974136,41874129)资助。
震电勘探结合了传统地震波勘探和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动电耦合特性,利用地震波诱导的震电转换信号来评价被测介质的特征参数,是近年地球物理领域广泛关注的一种勘探测量新方法.与前人大多只测量介质外部流体相中的震电转换信号不同,本文...
关键词:震电效应 界面电磁波 伴随震电场 频率响应 
面向含水层的震电效应数值模拟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3年第2期846-866,共21页马杰 任恒鑫 汤井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8YFC0603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22027,41830107)联合资助。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土壤结构、多相流混合物和流体矿化度对震电测量的影响,本文基于Pride和Revil分别提出的动电耦合控制方程组,采用LAC广义反射与透射系数法对均匀、横向各向同性的多层含流体孔隙介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本文分别研究...
关键词:震电效应 数值模拟 包气带 土壤结构 地下水污染 
流体-孔隙介质界面震电反射和透射系数的简化表达式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1期4513-4525,共13页段韵达 胡恒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72132,11734017)资助.
震电测井和海洋地震勘探中均遇到流体-孔隙介质界面.对于平面声波入射平面界面模型,本文利用前人给出的震电反射和透射电磁波的电场式,导出了震电反射和透射系数的表达式,其中声波与电磁波的物理参数是解耦的.在给定介质参数和入射角且...
关键词:震电效应 孔隙介质 电磁波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基于双电层模型的频域震电响应数值模拟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年第3期737-743,共7页韩丽 胥铁潇 金胜昔 董文宇 嵇艳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30104)。
震电效应是反映地下多孔介质中震电转换现象的重要表征,通过观测震电效应可以实现地下石油和天然气等孔隙流体探测.在震电响应数值模拟时,传统方法对于电磁响应部分的理论模拟均采用准静态近似,但准静态近似会忽略地震横波的影响,导致...
关键词:震电效应 双电层模型 孔隙介质 频域有限差分方法 数值模拟 
薄互层地层震电波场响应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2期785-795,共11页彭蓉 王佳新 刘子淳 曹殿华 李华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412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41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KK192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6002009)联合资助。
震电耦合产生的伴随震电场(CS)和震电界面场(IR)具有不同的强度,且能够反映地下地质体界面信息的震电界面响应一般较弱,而震电界面响应场可能在薄互层地质背景下能够出现较强的振幅值.目前还未有针对薄互层震电波场响应特征分析,且纵波...
关键词:震电波场特征 震电效应 伴随震电场 震电界面场 薄互层 
丁寨防洪排涝隧洞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1年第12期150-154,161,共6页李建林 项海玲 李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205)。
隧道开挖过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是避免不良地质体诱发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依托丁寨防洪排涝隧洞工程,针对隧洞施工区域岩体内部存在软弱夹层或岩溶发育、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采用地震反射波法与震电效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岩体内不良...
关键词:隧道工程 超前地质预报 复杂地质条件 地震反射波法 震电效应法 
基于震电测井系统的接收电路研究
《电子制作》2021年第3期96-98,66,共4页唐智恺 孙向阳 
为了更有效地探测地层中的石油资源,采用将震电效应和随钻测井结合起来的方式。基于震电效应的原理设计对应的接收电路,包含天线、信号采集板、通信板,其中天线是用来接收震电信号,信号采集板是将微弱的震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通...
关键词:震电效应 随钻测井 接收电路 
用于地层震电效应激励与震电信号测试的科学仪器研制
《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9期24-25,共2页 聂在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61727803)。
震电效应通常是指地震波和电磁波能量在介质中的耦合与转换,属于多物理场的相互作用与转换效应,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新的方向. (1)震电效应现象及其应用意义 对于含油、气、水的地层孔隙介质而言,以双电层动电学现象为...
关键词:震电效应 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测井 传播速度 环境工程 信号延迟 动电学 可检测性 
基于震电效应理论的一体化流体勘探仪被引量:1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年第A02期58-61,共4页王明吉 张哲 姚勇 李昕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5D-5006-0104);东北石油大学培育基金项目(nepupy-1-27)
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储层主要为含流体多孔介质。单一的地震勘探无法区分地下储层流体性质,单一的电法勘探不能准确区分地下储层位置。震电一体化法勘探仪集中了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的优点。较为准确的分析出相应地层的未知地层参数。因...
关键词:震电效应 震电响应 震电勘探 双电层现象 含流体孔隙介质 
频率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地震波衰减和震电效应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10期3942-3953,共12页吴建鲁 吴国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228604)资助
地震波在地下含流体孔隙介质中传播时,会引起中观尺度的"局域流",进而产生地震波震电效应.基于Biot(1941)固结理论的准静态方程,在频率域中采用空间有限差分方法,正演模拟虚岩石物理岩样的地震波衰减和震电效应.与时间域虚岩石物理方法...
关键词:震电效应 地震波衰减 孔隙介质 有限差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