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国故

作品数:360被引量:55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卢毅罗志田张越王存奎王富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77-84,共8页李浴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项目编号21CZW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国维早年写下了大量文学论著,但在清末民初,并没有多少人察觉它们的跨时代意义,有的还被当时的文坛同人有意无视。直到“整理国故”运动兴起,其“现代的”与“科学的”文学思想才开始备受关注,进而在文学研究会同人的推动下,被置于“...
关键词:王国维 “整理国故”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 文学史书写 
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与新文化运动的互动——《学术文录》与1917年前后的“整理国故”
《文学评论》2022年第4期107-115,共9页张慎 
1917年前后编定的《学术文录》讲义推动了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体系的变迁。“学术文”逐渐从原来的“文章”“讲读”课程中孕育出来,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中独立的教学内容。1919年后,受“整理国故”潮流的影响,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
关键词:北大预科国文课程 《学术文录》 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 钱玄同 
“整理国故”的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5
《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125-132,共8页秦弓 
由于文化、教育、心理的多重作用 ,海内外的相互影响 ,整理国故成为2 0世纪 2 0年代遍及大江南北的文化思潮。它是民族文化顽强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是文化转型过程中对外来影响与民族传统关系的自行调整。围绕整理国故展开的论争与泥古...
关键词:整理国故 疑古派 年代 当代启示 江南 历史意义 思潮 外来影响 论争 民间 
从“清点”到“盘活”──世纪之交古典文学研究的风景线被引量:2
《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7-9,共3页陈伯海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世纪之交 文学革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 文学创作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 实证性研究 研究工作 
郑振铎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理论贡献——纪念郑振铎先生诞生一百周年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18-27,共10页朱文华 
本文认为,郑振铎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文艺理论上,他鼓吹为人生的艺术,坚持新文学的现实主义方向和使命感,是新文学运动最杰出的理论批评家之一。在文学启蒙上,他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在对中外文学的研究...
关键词:郑振铎 “五四”新文学运动 理论贡献 整理国故 现实主义 “人的文学” 文学原理 文学翻译 中国文学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文化”的尴尬被引量:40
《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50-54,共5页李杭育 
地道的、正宗的中国文学,到了晚清就算断流了。清代没有好诗文,有一份聪明的人都去做学问了,训诂,铨释,整理国故,出了一帮了不起的大学问家,毛宗岗、沈德潜、俞樾、王国维都是。清代的诗人却没有一个很了不起的,龚自珍之后更不在话下。...
关键词:整理国故 民族意识 中国文学 资料价值 小说 新文学 传统文化 王国维 晚清文学 科学理性 
“整理国故”的再评价被引量:3
《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70-77,共8页魏绍馨 
“整理国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提出来的口号,近二十多年来,学术界一直把它记在胡适一个人的账上给以完全的否定和批判。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且已为实践证明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实有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
关键词:整理国故 五四新文化运动 胡适 五四新文学运动 旧文化 国学 鲁迅全集 批判 中国现代文学史 统一战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