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派

作品数:62被引量:1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京华何晓明李健胜秦弓杨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王国维的商周史研究与“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史学史研究》2024年第3期56-66,共11页黄明磊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周王畿地区的族姓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2FZSB001);2022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西周关中地区的族姓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项目编号:2022G012)阶段性成果。
在1911至1922年间,王国维最核心的学术身份是经学家,他的史学研究主要为经学服务。王国维推崇乾嘉学派,但又认识到仅靠传世文献研究经史存在的弊端,故提出将新发现的甲骨文、金文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新型学术方法,即“二重证明法”。192...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法 疑古派 经学 
黄帝传说探源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6,共6页杜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项目编号:17ZDA17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学者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对传说时代的五帝史和夏史给予了全面否定,流波滔滔,至今未息。然细考文献,黄帝传说并非始于战国,早在西周即已出现,黄帝也不是层累造作的神话人物,而是中国上古时期部族共同体的...
关键词:黄帝 疑古派 层累造伪 《史学原论》 
战国时期古史系统简论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24年第3期4-8,共5页李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新出简帛与战国古史系统研究”(19VJX006);北京师范大学“学术思想专题研究”(201904)的阶段性成果。
战国时期的古史系统,①可以分别从诸侯国和诸子两个方面进行考查,两者既有交集,也有差别。根据笔者的考察,周人的古史系统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到虞夏商周四代,再到炎黄古史系统的发展,此后诸侯与诸子竞相发展古史系统,但最终黄帝一元古史...
关键词:战国时期 古史重建 古史系统 疑古派 三皇五帝 中国上古史 剑及履及 传统文献 
清华简与夏史重建被引量:2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5-12,共8页杜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17ZDA179)。
清华简中发现了丰富的夏史资料,开启了重构夏代文明史的新境界。但它与传世文献一样,都是由口头传说生成的晚出文献史料。依照兰克史学的治史规则,这种非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大有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正是利用传说资料的局限性,...
关键词:清华简 夏史重建 疑古派 传说史料 
宅兹中国 龙旂阳阳——从考古发现看夏代的龙崇拜
《文史知识》2024年第2期5-10,共6页袁广阔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她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受二十世纪初“疑古派”思潮的影响,夏朝的存在长期以来备受质疑。虽然《尚书》《左传》《史记》有许多关于夏朝的记载,但学界仍...
关键词:疑古派 《尚书》 统一多民族国家 龙崇拜 考古发现 《左传》 神话传说 夏朝 
鲁迅背负了十年“飘窃”的骂名
《看天下》2022年第30期94-94,共1页宗城 
1926年春,段祺瑞政府发布秘密通缉令,鲁迅也在名单里。于是,那年9月,鲁迅由北京经上海乘海轮抵达厦门,担任厦门大学文科国文系教授兼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但鲁迅在厦门待了一百多天就走了。他自述是因为“太讨人厌了,终于得到‘敬鬼神...
关键词:《古小说钩沉》 鲁迅思想 国学研究院 林文庆 厦门大学 尊孔复古 疑古派 顾颉刚 
從清華戰國竹簡《心是謂中》看戰國黄老思潮關聯性
《道家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498-513,共16页陳鼓應 
就我本人學思歷程而言,青年時期受疑古派影響和西式教育薰陶,加之白色恐怖的時代陰影,因而醖釀些許反傳統心態。之後我轉入研讀尼采,由反叛西方傳統過重的神學色彩,進入存在主義,再而步入老莊的世界。這激發我開始重思中國哲學的創始者...
关键词:古代文明 西式教育 疑古思潮 古史辨 疑古派 生命感 出土文獻 反叛 
理解、解释和运用:论瓦格纳的老学研究方法
《国学学刊》2021年第3期107-112,144,共7页蒋丽梅 
论文分析瓦格纳先生在疑古派与信古派纷争中所持的统一主义立场,他主张《老子》文本在演变过程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并且文本内部章节存在内部关联。他还使用解释学和语言学的方法,通过链体结构建立单元的逻辑关联,并将这一方法拓展至战国...
关键词:老子 统一主义 疑古派 链体结构 解释学 
弘扬甲骨文历史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心——学习习近平主席“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贺信”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20年第5期7-11,共5页张宝明 
习近平主席贺信说甲骨文发现是"划时代"的,文章用甲骨文事实,来证实中华历史五千年是真实的"信史",驳斥"疑古派"否定"大禹"、否定"夏朝"、否定"中华历史五千年"的言论。
关键词:疑古派   甲骨文 捉蛇 手持工具 
夏朝是否存在?--试析疑古派与分子人类学之争及考古重建夏代之责
《新一代(理论版)》2019年第13期207-207,共1页高愉茵 
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哥德巴赫猜想","夏是否存在"一直被争论中。两个对立学派---疑古派和分子人类学,对"夏"的存在可能展开再一次跨时空、跨视角的论争。疑古派立足于文献视角对"夏存在"表示怀疑;分子人类学立足于DNA遗传和计算生物学的...
关键词: 存在 疑古派 分子人类学 古史重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