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海域

作品数:94被引量:79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纯厚王朝晖杜飞雁丘耀文贾晓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活动对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替的影响被引量:20
《中国水产科学》2018年第3期595-607,共13页郭建忠 陈作志 许友伟 徐姗楠 黄梓荣 李纯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4529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A03031378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62)
根据2015—2016年间对大亚湾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大亚湾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31种,隶属14目、53科、84属。其中以鲈形目(Perciformes)占绝对优势(54.20%),其次是鳗鲡目(Aguni...
关键词:大亚湾 鱼类组成 多样性 优势种 季节更替 人类活动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分析被引量:18
《南方水产科学》2017年第3期9-19,共11页莫宝霖 秦传新 陈丕茂 刁瑛娇 袁华荣 黎小国 佟飞 冯雪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8B02);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5020-2);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SG20140151543421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6119)
大亚湾是位于广东省东部的重要经济活动区域,渔业资源捕捞和航道运输等行为改变了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评估和可持续利用渔业资源需要计算该生态系统各功能组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通过Ecopath with Ecosim(EwE 6.4)软件,利用201...
关键词:大亚湾 ECOPATH模型 生态系统 食物网结构 
大亚湾海域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2
《海洋与湖沼》2017年第2期406-414,共9页曾碧健 黄建荣 杨廷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42号;30771659号
调查了大亚湾海域13种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果发现有10种鱼感染单殖吸虫,占调查鱼种类的四分之三,检获单殖吸虫16种,隶属于3科5属,其中拟合片虫属(Pseudorhabdosynochus spp.)10种;除鞍带石斑(E.lanceolatus)...
关键词:大亚湾 石斑鱼 单殖吸虫 群落结构 
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6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年第3期228-234,共7页李嘉雯 江涛 吴锋 江天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090);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MB1110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400031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1612401);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5010)
于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间,在珠江口与大亚湾海域设16个采样点,每季度采样1次,共采集了19个贝类品种139份样品,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大亚湾春季的毒素阳性检出率最大,高达69.2%,珠江口仅为36%;就毒素超标率而...
关键词:珠江口海域 大亚湾 腹泻性贝毒 小白鼠生物测定法 
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被引量:22
《水产学报》2013年第8期1213-1219,共7页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杨圣云 廖秀丽 李纯厚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07ZD08;2010YD10;2009TS08;2012TS02)
为全面掌握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利用2007—2008年在大亚湾开展的4个航次124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
关键词: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大亚湾 
大亚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0
《水产学报》2011年第6期863-870,共8页李娜娜 董丽娜 李永振 艾红 李夏 陈国宝 史赟荣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4DIB3J098);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0800008;2005B31001005);国家农业财政专项项目
根据20世纪80年代起大亚湾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从不同分类阶元分析了大亚湾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Δ+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
关键词:分类阶元包含指数 分类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指数 相似性指数 大亚湾 
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特征种被引量:33
《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第4期877-892,共16页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杨圣云 马胜伟 陈海刚 李纯厚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3060000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7ZD082010YD102009TS08)
利用2008年4个航次在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124个站次海洋生物调查资料,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特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显著、种类更替明显。2008年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104科279种(类)...
关键词:大亚湾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特征种 南海 
深圳市东部沿海渔业资源现状与评估被引量:3
《中国水产》2009年第8期21-23,共3页贾春斌 庄世鹏 
深圳市东部附近海域地处大鹏湾东北部和大亚湾海域西南部,岛屿众多,岸线曲折,水交换良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因此成为许多水生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和许多经济鱼类(特别是鲷科)的产卵场、繁育场所和索饵场,也...
关键词:渔业资源现状 深圳市 东部沿海 评估 珍稀濒危物种 渔业资源调查 大亚湾海域 近海域 
杨梅坑人工鱼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海洋与渔业》2009年第7期46-47,共2页李远林 钟蓿媚 赖燕华 
深圳市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海域,共投放礁体2272个。人工鱼礁投建后在该水域逐步形成了自然的、完善的生态结构,生态效益已初步体现。据以往采样统计,人工鱼礁区海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加。
关键词:人工鱼礁 海洋生态环境 杨梅 大亚湾海域 初级生产力 生态结构 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 
西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水产科学》2007年第7期394-399,共6页孙宝权 李恒翔 严岩 
2004年10月—2005年9月在广东大亚湾西部海域(114°30′-114°39′E、22°31′-22°39′N)逐月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周年调查中共捕获鱼类98种,隶属于11目,41科,72属。优势...
关键词:大亚湾 鱼类群落 生物量 丰度 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