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犯

作品数:1042被引量:3172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兴良谭堃张明楷刘明祥陈毅坚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政治与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一正犯体系的反思性检讨被引量:2
《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1期91-107,共17页周啸天 
我国于共犯体系的选择上存在单一制与区分制两种不同主张。近年来,双方的理论对立逐渐深化且仍然激烈。对单一制作出系统性反思与检讨,既有利于廓清理论争议,也是抉择所需。经反思,在观察视角层面,单一制无视共同犯罪的团体性本质;在立...
关键词:共犯体系 单一制正犯体系 区分制共犯体系 反思性检讨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排他性要件:理论勘误与功能重塑被引量:7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7期132-148,共17页邓毅丞 
2019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正当性困境与司法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NDJC056YB)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不法构造,有排他性要件必要说和排他性要件不要说之争。排他性要件不要说曲解或者片面理解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等置性,而当前的排他性要件必要说则混淆了不同层次等置性问题。作为犯和不真正不作为犯共置于同...
关键词:不真正不作为犯 因果进程支配 排他性要件 等置性 正犯 
轮奸涉及的若干争议问题剖析被引量:3
《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6期37-54,共18页刘明祥 
我国刑法采取不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单一正犯体系,不能用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制理论解释我国刑法关于轮奸的处罚规定。对有责任能力的人与无责任能力的人共同轮奸妇女的情形,并非只有按“共同犯罪是违法形态”的区分制的观念,才能得出合...
关键词:轮奸 强奸 争议 处罚 正犯 共犯 
共同正犯脱离的中国经验及其教义学反思被引量:6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1期116-134,共19页李冠煜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机能主义刑法学的本土化研究”(项目编号:20FFXB046)的阶段性成果。
现有共同正犯脱离理论无法充分应对共同正犯脱离案件的适用缺陷,应当在共同犯罪论教义学化之路上,回归共同正犯论,贯彻归责共犯论和重视不作为犯论,据此提出本土化形塑的教义学方案。深化共犯教义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共同正犯脱...
关键词:共同正犯脱离 本土化形塑 教义学基础 教义学方案 
单一正犯视角下的身份犯的共犯问题被引量:5
《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11期104-124,共21页刘明祥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犯罪参与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JJD820018)的阶段性成果。
德、日等国采取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制体系的刑法,为解决这种犯罪参与体系带来的对身份犯的共犯处罚不均衡的问题,其不得不对身份犯的共犯设特殊例外的定罪处罚规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对身份犯的共犯的处罚更为合理,但是却带来了...
关键词:身份犯 共犯 主犯 单一正犯 共同正犯 
竞合论视角下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界分被引量:13
《政治与法律》2019年第7期50-65,共16页潘星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法教义学中体系思维之证成及其适用研究”(项目编号:16FFX013)的阶段性成果
盗窃罪与诈骗罪互斥的传统刑法理论无法正确划分两罪的界限,也无法解释两罪竞合逻辑悄然流行的现象。从立法论维度看,诈骗是由双边关系的盗窃罪间接正犯拟制而来的,法条竞合与互斥属一体两面;对于两罪的界分,应将视角由互斥论转向竞合论...
关键词:盗窃 诈骗 竞合论 盗窃罪间接正犯 三角诈骗 
我国网络犯罪发展及其立法、司法、理论应对的历史梳理被引量:54
《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1期59-78,共20页于志刚 吴尚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A060)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前网络时代、网络1.0时代、网络2.0时代、网络"空间化"时代四个阶段。与此相应,网络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也先后历经媒介、对象、工具、空间四个历程,网络犯罪的客体也有软件、系统、财产、秩序四个阶段的变化。从199...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 网络犯罪 共犯行为正犯化 预备行为实行化 
网络犯罪参与行为刑事责任模式的教义学塑造——共犯归责模式的回归被引量:51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9期30-42,共13页王霖 
2016年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抽象危险犯认定路径之困局与突围"(课题编号:Hyb2016-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网络犯罪归责模式经历了从正犯向共犯正犯化归责模式的演变。网络犯罪共犯正犯化的解释模式与立法范式是实质正犯理念的本土化误用,导致规范体系解释的进退维谷、网络犯罪阈限的间接延展、共犯参与类型的弱化销蚀。这并非化解网络...
关键词:共犯行为正犯化 共犯归责模式 最小从属性 行为共同说 网络犯罪 
P2P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著作权侵害刑事责任探究——以P2P技术架构为切入点被引量:15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3期42-53,共12页杨彩霞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YJA820087)的阶段性成果
P2P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决定通常直接侵害著作权的终端用户难以被追责,由此产生P2P软件和服务提供商是否应为终端用户行为负责的问题。域外典型案件表明,不同P2P技术架构下网络服务商在著作权侵害中所起的作用、对用户侵害著作权的知悉...
关键词:P2P技术 教唆 中性帮助行为 不作为 共犯正犯化 侵害著作权犯罪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引量:384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2期2-16,共15页张明楷 
我国《刑法》第287条之二所规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并不是帮助犯的正犯化,只是帮助犯的量刑规则;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成立,以正犯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不法行为为前提,故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设立也不表明《刑法》第287...
关键词: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正犯化 独立性 处罚范围 处罚程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