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诈骗

作品数:96被引量:52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楷杨兴培秦雪娜郑泽善马寅翔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中青年课题国家留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信网络诈骗“局中局”
《检察风云》2025年第2期48-49,共2页杨杰 郭文博 
“好你个骗子,你敢骗我们骗子!”这是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天网恢恢》中的一句台词。原本只出现在文艺作品里的故事,却在现实生活中上演。近期,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三角诈骗”,揭开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局中局”。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 三角诈骗 春节联欢晚会 北京市大兴区 现实生活 文艺作品 骗子 人民检察院 
替换商家二维码取财行为定性分析
《楚天法治》2024年第22期0101-0103,共3页魏佳美 蒋喆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利用二维码交易逐渐普及,这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径。本文针对替换商家收款二维码取财行为的性质判定问题、围绕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定性争议,对比分析了诈骗罪中“处分行为”“处分意识”的不...
关键词:二维码 盗窃罪 诈骗罪 新型三角诈骗 
新型三角诈骗行为的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28期44-48,共5页江伟 李悦 焦梅 
【裁判要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他人虚构事实、隐瞒其无权代第三人接收款项的事实,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权利外观,致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自己的财产,因前述无权代理行为构成表见代理,产生有效代理的后果即第三人的债权灭失,...
关键词:诈骗行为 三角诈骗 表见代理 权利外观 侵占罪 代为保管 虚构事实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三角诈骗处分行为的反思与重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9-16,共8页陈志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基础理论体系项目“中国传统犯罪论体系的逻辑展开”(项目编号:2022JKF02053)。
传统三角诈骗理论在其基本构造上设置了限制性要素,这些要素的作用侧重此罪与彼罪的区分功能,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出现难以化解的困境,不具有必要性。三角诈骗之所以值得处罚是因为与两者间诈骗具有同质性,即受骗人的行为能规范评价为被害...
关键词:三角诈骗 处分行为 诈骗 盗窃 偷换二维码 
数据产品的法益识别与刑法保护路径被引量:3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74-86,共13页刘哲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数字经济的刑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构研究”(21&ZD209);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1060902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据产品是通过算法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的、属于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网络虚拟物。数据产品与数据权利性质、权利归属的判断不应放在同一维度,数据处于多权利主体与复杂权利内容的“权利束”状态。数据产品与原始数据不同,不...
关键词:数据产品 权利束 财产性利益 三角诈骗 
三角诈骗:肯定立场、构成特征与实践展开被引量:1
《政治与法律》2023年第12期61-73,共13页付立庆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诈骗罪的构造及其展开研究”(项目编号:20BFX064)的阶段性成果。
理论上存在三角诈骗否定论的主张,但其理由不成立:相应犯罪类型无法消解于间接正犯性质的盗窃或者两者间的诈骗之中,认为难以找到三角诈骗中要求处分行为人“处分权限与地位”之充分依据的见解,也不可靠。三角诈骗概念能够准确而直观地...
关键词:三角诈骗 诈骗罪的定型性 被骗者与处分人的同一 处分人与被害人的分离 诉讼诈骗 
骗领不动产登记后抵押贷款行为的刑法定性——以杨某、韦某、何某诈骗案为切入
《争议解决》2023年第3期1065-1072,共8页李荣蔚 
骗领不动产登记后抵押贷款的行为类似于既有的无权处分不动产行为,却又存在不同,无法直接通过现有理论解决定性问题。该行为的侵害对象仅包括原权利人对物享有的第三人设定抵押权而优先受偿的权益。理论及司法实务界对该行为的刑法定性...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 重叠占有理论 新型三角诈骗 犯罪数额 
非法过户他人股权的刑法规制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狄克春 陈嵩 
刑事司法实务中有关非法过户他人股权的案件判决存在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这降低了法律的权威性,伤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期待可能性的朴素情感。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机关的变更公示是非法过户他人股权纠纷刑事认定的核心环节,在我国具有股权转...
关键词:工商变更股权转移 亲密关系 三角诈骗 
被害人教义学视角下不同类型三角诈骗的判断标准与处断探析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63-72,共10页隋林熹 
三角诈骗这一概念常被用来解决新情况与疑难问题,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处分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与权限上,而忽视了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三角诈骗若认定为诈骗罪不能脱离诈骗罪的本质特征,也不能根据社会一般人观念衡量处分人与被害人的...
关键词:诈骗罪 三角诈骗 诉讼欺诈 被害人教义学 
三角诈骗的实践发展与分析
《福建法学》2023年第1期73-82,共10页姜文智 尹超 
传统观点将三角诈骗的认定重心放在被骗人地位上,并要求被骗人处分的只能是他人财物,试图通过三角诈骗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间接正犯。司法实践已经突破此双重限制,法院的判决倾向于从损失归属和分担认定被害人,将三角诈骗作为入罪的基...
关键词:三角诈骗 诉讼诈骗 处分权限 效果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