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石如

作品数:741被引量:12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秦金根黄秀英李以超王立民陈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前“印从书出”阶段的邓石如篆刻——新见吴熙载题《完白山人印谱》考论
《中国书法》2023年第1期199-205,共7页陈硕 
山东大学文学院科研项目“邓石如年谱新编”阶段性成果。
吴熙载题《完白山人印谱》收录了二百八十二方邓石如印作,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曾付梓,堪称近年所见最为重要的邓氏印谱。本文结合邓石如及其友朋的原始文献与旁证资料,通过对印谱所涉人物、史事与风格、作法以系统研究,论证这一始辑于乾隆...
关键词:邓石如 《完白山人印谱》 印从书出 篆刻史 
邓石如《陈寄鹤书》版本问题脞谈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9年第20期134-141,共8页程国栋 
二〇一七年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划项目“怀宁邓氏家族的文脉赓续和家风研究”(项目批准号:Y17012)成果之一
本文以邓石如晚年行书作品《陈寄鸫书》为研究对象,就其存世版本、流传、辨伪等问题作了全面的阐述。《陈寄鸫书》至今仍有三个版本保存完好-分别为"陈式金跋本""云南省博物馆藏本"和"四川博物院藏本"。其中的"陈式金跋本",民国《怀宁...
关键词:邓石如 《陈寄鸫书》 版本 “陈式金跋本” 真伪 
试论清代篆书的演变——以王澍、邓石如、吴昌硕为例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9年第20期87-91,共5页叶立文 
清代篆书的发展与碑学之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碑学兴盖与碑派书法的繁荣,为清代篆书家们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艺术环境,篆书在清代书家的推动下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本文以清代王澍、邓石如、吴昌硕的篆书为例,论述他们立基于三代吉金和...
关键词:清代 复古 篆书 颠覆 
当前隶书现状
《中国书法》2019年第23期98-98,100,共1页崔胜辉 
从以往展览的结果看,小字隶书占有较大的入展比例,所以投稿者的当前隶书取法范围仍以汉碑为主要法源,《礼器碑》《张迁碑》《鲜于璜碑》《曹全碑》《石门颂》及东晋《好大王碑》等经典碑刻仍然占主导地位。取法清人隶书主要集中在邓石...
关键词:《张迁碑》 邓石如 赵之谦 伊秉绶 金农 隶书 《曹全碑》 郑簠 
“印从书出”思想的生成
《中国书法》2019年第10期47-48,共2页李立山 
中国古代的印学理论发展史,有其自身生成的脉络,梳理中国古代印学思想理论,建立我们新时代的印学思想体系,是当代印章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乾嘉以来,从邓石如到赵之谦,篆刻艺术实践在"印从书出"印学理论指导下,印人群体达到了群星...
关键词:印从书出 邓石如 印外求印 
陈巨来印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中国书法》2019年第7期94-95,共2页李瑞振 
陈巨来的印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复古和创新两个维度,这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陈氏印学思想的基本原则。复古思想陈巨来篆刻之路由邓石如等人入手,后逐步上溯至秦汉印。一九二一年,陈巨来十七岁,购得《邓石如印谱》三册,"日夕临摹"[1]。...
关键词:两个维度 学思 复古思想 商务印书馆 邓石如 
从“玉”到“石”——邓石如早岁字“赤玉”考论被引量:2
《中国书法》2019年第5期171-173,共3页陈硕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虽久为学界所重,但其生平、艺术中尚存有大量空白。笔者借由新见的嘉庆十六年刊《邓氏宗谱》及相关作品与手稿等,钩沉出邓石如早年曾名"惟琰"、字"赤玉"的故实。而其后来将字、名易为"石如",则反映出其在笈游南北...
关键词:邓石如 赤玉 表字 
徐三庚印风的形成及其特色
《中国书法》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孙慰祖 
文人篆刻发展到晚清,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这一特定时期的标志之一,是锐意变法、表现个性成为众多杰出印人的自觉追求,印人在书法、刀法形式以至于格调方面的探索愈益趋于多元化。当然,丁敬、邓石如等流派的潜在影响仍然顽强地表...
关键词:印风 人的自觉 文化背景 篆刻家 多元化 邓石如 金石学 艺术家 
浸淫“元朱文”
《中国书法》2018年第10期169-170,共2页刘建 
我学习工稳印章至今,大概经历了这么个过程:首先是学习徐三庚、赵之谦、邓石如、吴让之;再是学习王福庵、赵叔孺、陈巨来、吴朴堂、方介堪、韩登安、顿立夫、鞠稚儒、徐云叔、茅大容、李夏荣及当代其他诸家;随后是学习赵之琛、丁敬、...
关键词:朱文 学习 赵之谦 邓石如 方介堪 黄士陵 印章 丁敬 
金石寻源 黟山为宗
《中国书法》2018年第10期150-151,共2页唐存才 
我的篆刻之路已悄然走过了四十余年,记得最早的篆刻临摹是从赵之谦印章开始的,逐渐从中了解赵之谦印风来自于邓石如、丁敬的皖浙两派以及对秦汉印典的继承。赵之谦作为海派绘画的鼻祖,其金石书法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亦为后世所重,而赵之...
关键词:金石 篆刻艺术 赵之谦 海派绘画 艺术魅力 书法艺术 晚清民国 邓石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