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作品数:42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德祥杜兵夏佑新肖君华罗建勤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求索》《社会主义研究》《道德与文明》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
《河北企业》2014年第11期34-35,共2页江奇书 
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通过发展生产力,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 共同富裕 南巡谈话 消灭剥削 
略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党政论坛》2012年第17期10-12,共3页朱冬梅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反映,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探析邓小平经济理论思想,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规范、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经济理论 经济伦理规范 邓小平理论 伦理问题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特征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年第8期119-119,共1页刘小建 
经济伦理阐述的是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给予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而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通过分析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出,其最大的特征是结合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了我国的具体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 思想 特征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1期126-129,共4页罗建勤 
邓小平关于以人为本、义利统一、公正协调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 义利统一 公正协调 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视域下的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195-197,共3页程守梅 贺彦凤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其对新时期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这些和谐思想包括:经济发展、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共同富裕。
关键词:和谐社会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 共同富裕 
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
《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04Z期15-16,共2页杨艳昆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既充分肯定了人们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道德合理性,又强调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能危及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义与利的高度统一。这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 正当个人利益 道德合理性 义与利 追求 他人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8-12,共5页夏佑新 杜兵 
经济伦理是对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和评价准则。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丰富而深邃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经济伦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长江论坛》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夏佑新 杜兵 
经济伦理是对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和评价准则。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丰富而深邃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经济伦理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被引量:1
《前沿》2006年第12期10-12,共3页刘宝立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道德相统一、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义利观;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效益...
关键词:邓小平 经济伦理思想 贡献及意义 
重利贵义 义利统一——略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
《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21-24,共4页方斯实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提出社会...
关键词:邓小平 经济伦理思想 重利贵义 义利统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