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论

作品数:504被引量:21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武根赵先明邹谨冯静卞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党史博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12期1-1,共1页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
关键词:中共党史 邓小平 独立思考 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基本精神 马克思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11期1-1,共1页
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
关键词:邓小平 中共党史 坚持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道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实际 中国革命 国民党 中国共产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10期1-1,共1页
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之后,取得了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建国后的头八年,也就是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上半年,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一九五七年下半年,我...
关键词:邓小平 中共党史 建设社会主义 思想路线 反右派斗争 毛泽东同志 文化大革命 “左” 十月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9期1-1,共1页
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
关键词:中共党史 邓小平 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 基本精神 马克思 经济问题 制定政策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8期1-1,共1页
目前我们国内正在进行改革。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我们还有其他错误,例如“大...
关键词:中共党史 邓小平 层积 民和 文化大革命 正在进行 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和提高 开放政策 发展社会生产力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7期1-1,共1页
中国革命,没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吗?不可能的。不要小视我们的党。最近我看到一个材料,党的四大时只有九百多个党员,就那么九百多人的一个党,实现了国共合作,推进了北伐战争。以后革命失败了。
关键词:中共党史 邓小平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中国革命 后革命 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 严重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论中共党史
《党史博采(上)》1998年第6期1-1,共1页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后来,孙中山觉得资本主义西方不行了,提出“
关键词:中共党史 邓小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孙中山 资本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 学习西方 国共合作 实现“小康” 走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论香港问题
《党史博采(上)》1997年第7期1-1,共1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们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了这个政策。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进...
关键词:香港问题 邓小平 社会主义 两种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对外开放 和平方式 对内搞活 失人心 台湾问题 
邓小平论党史研究
《党史博采(上)》1997年第6期1-1,共1页
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都是宝贵财富
关键词:邓小平 党史研究 “左”倾机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 宝贵财富 抗日战争 右倾机会主义 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 人民公社 
邓小平论党史研究要用历史教育青年和人民
《党史博采(上)》1997年第5期1-1,共1页
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形象,不是晚清政府、不是北洋军阀、也不是蒋氏父子创造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凡是中华儿女,不...
关键词:邓小平 党史研究 教育青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孙中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 鸦片战争 资本主义 北洋军阀 晚清政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