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

作品数:214被引量:3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孙斐娟傅守祥赵牧陈晓明冯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活在此处:情境主义国际的后革命遗产被引量:2
《装饰》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陈岸瑛 
2023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研究”(编号:2023MYB012)阶段性成果。
本文对情境主义国际进行历史考察,认为其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提出了日常生活革命理论,其核心目标是解构“景观”、建构“情境”,其核心艺术手法“改道”和“漂流”启发了后来的社会参与式艺术。本文认为,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现代化和反现代...
关键词:艺术学 情境主义国际 日常生活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 
后革命的魅影与永恒的革命幽灵——对读电影《夜半歌声》的1937年版与1995年版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3期79-94,共16页高竞闻 
电影《夜半歌声》的两个版本——由马徐维邦导演的1937年版与由张国荣主演的1995年版——对“革命”这一主题的表现迥然相异。电影所依托的小说原著《剧院魅影》及其默片版本隐藏、压抑了法国革命,但在中国的版本中,阶级革命得到凸显与...
关键词:《夜半歌声》 《歌剧魅影》 革命 后革命 审美政治化 
麦克拉伦批判教育学的革命想象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年第3期22-30,共9页周险峰 杨启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回归马克思’:批判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复兴问题研究”(BOA200049)的研究成果。
西方学者认为,在“后革命时代”,阶级与革命概念发生改变,社会呈现出革命主体的无名化,大众革命意识与革命热情已然消散。麦克拉伦在“回归马克思”的理论感召下,借用阶级与革命概念建构其革命性批判教育学,试图寻找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替...
关键词:后革命时代 革命性批判教育学 麦克拉伦 教育学想象 
论路遥小说的革命现实主义叙事——也谈“路遥现象”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1-66,共6页刘郁琪 陶海霞 
2021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深入生活’实践对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范式影响研究”(XSP21YBZ046)研究成果。
路遥小说以一种接近甚至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对传统的革命现实主义“史诗”进行了全景性的拓展,与时俱进地赋予过往那种“社会主义新人”以新的质素,并把原有的“政治激情”转换成日常化的哲理抒发。这种革命现实主义的写作姿态和...
关键词:路遥小说 “路遥现象” 革命现实主义 后革命 叙事 
什么是未来诗学?——关于当代诗困境与危机的历史反思被引量:2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42-50,共9页张伟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古典传统重释重构及其互动关系史研究”(项目编号:21&ZD26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978年以来当代诗的历史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9BZW139)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翟永明的新诗《全沉浸末日脚本》,巧妙传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危机意识,比较起来,与根子《三月与末日》中个人化的“末日情绪”非常不同,这两首诗也因此标注了两个时代的不同的历史意识,前者代表了“后革命时代”的历史意识,后者...
关键词:翟永明 后革命时代 危机意识 当代诗 历史反思 无知 个人化 困境与危机 
后革命视域中南斯拉夫文艺重建与现实关联的尝试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年第2期212-220,472,共10页张成华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共建项目“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现代主义文论思想批评研究”(GD18XZW06);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研究(1945—1989)”(19CZW004)阶段性成果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到1948年,南斯拉夫文艺界一直为一种革命话语所统摄;文学艺术被征用以证明某种政治立场的正确。这种征用既不考虑文艺本身的独特性,又将文艺与现实隔绝开来。基于文艺的独特性诉求,南斯拉夫在1970年代的新艺术...
关键词:南斯拉夫 后革命 文艺 现实 
寻母、浪漫与后革命时代的叙述——从《一把刀,千个字》论王安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48-54,共7页王植 
王安忆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围绕一个淮扬菜厨师陈诚的人生经历,一方面展现出较为宽广的历史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其小说独特的叙述形式是如何建构的秘密。在前者,小说以陈诚幼年失母这一创伤事件为核心,穿梭来往于不同的历史...
关键词:《一把刀 千个字》 王安忆 叙述形式 浪漫 后革命时代 
贾樟柯电影的行走美学研究被引量:1
《未来传播》2021年第6期114-118,共5页李钦彤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世纪中国《西游记》改编电影研究”(2017ZZJH258)
贾樟柯电影的独特性不在于新写实主义下的纪实风格或东方美学的断裂叙事,而在于后革命语境下的行走美学,旨归在于揭示资本、风景与人之间的互动。贾樟柯电影以不停运动的影像,游荡的叙事结构,无法拯救和逍遥之后的漫步来实现这一特定的...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 后革命 行走美学 新感受力 
从革命到后革命:新主流电影《1921》的情感结构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21年第24期126-130,共5页李冰雁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8GXJK181)。
新主流电影《1921》以一种当代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叙述过去的经验,展现了从物理时空到精神时空的跨界叙事,革命、青春与电影类型的表达以及后革命时代的情感认同,与当代观众的情感结构相通。新主流电影在情感结构和类型表达等方面的...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1921》 情感结构 
后革命时代的“总体性”写作——张承志新时期小说再解读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3期293-304,共12页王海晗 
1978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标志着作家张承志的横空出世。此后,他连续发表《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西省暗杀考》等经典作品,一跃成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然而今天回过...
关键词:张承志 新时期小说 后革命时代 《黑骏马》 文学史叙述 《北方的河》 回过头 《金牧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