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牧场》

作品数:58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发有陈国恩林琳姚新勇冯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文学自由谈》《文教资料》《当代文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革命时代的“总体性”写作——张承志新时期小说再解读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年第3期293-304,共12页王海晗 
1978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标志着作家张承志的横空出世。此后,他连续发表《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西省暗杀考》等经典作品,一跃成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然而今天回过...
关键词:张承志 新时期小说 后革命时代 《黑骏马》 文学史叙述 《北方的河》 回过头 《金牧场》 
重读张承志的《金牧场》与《心灵史》
《文艺争鸣》2021年第5期137-139,共3页许子东 
张承志是1980年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中篇小说《黑骏马》和《北方的河》因为硬派和深沉的风格,使他成为当时文学青年的偶像。长篇小说《金牧场》首次发表于《昆仑》杂志1987年第2期。这又是一部没有被列入《亚洲周刊》"中文小说百强"的...
关键词:张承志 前期作品 《黑骏马》 《金牧场》 《心灵史》 《北方的河》 成人式 首次发表 
《心灵史》之后——张承志“非虚构”的写作转向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8年第12期18-24,共7页钟怡雯 
张承志(1948一)以中篇小说崛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连续获得第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先后出版了四部小说集《老桥》(1984)、《北方的河》(1987)、《黄泥小屋》(1987)、《金牧场》(1987),奠定了文坛上的地位。他却在《心灵史》...
关键词:《心灵史》 张承志 写作 虚构 《北方的河》 小说出版 中篇小说 《金牧场》 
异域文化的抒情表达--《金牧场》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12期90-92,共3页王晓弟 荆莹莹 
张承志的《金牧场》是一部具有浓厚人类主题意义的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人类学素材。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来看,《金牧场》在新时期长篇小说的创作上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融合内蒙古草原、天山、西海固等多种文化题材...
关键词:《金牧场》 张承志 文学人类学 
张承志创作中的版本修改问题研究——以《金牧场》和《金草地》为例
《文教资料》2018年第35期131-133,136,共4页刘娜 
张承志是具有"自省"意识的作家,他对自己的作品,常常进行大面积删减修改,从而达到"净化""升华"心灵和思想的效果,作品的修改成果最终以版本的形式呈现出来,版本更迭不仅指向结构、内容及叙事的变化,也是作者精神内核演变的集中体现。本...
关键词:版本 修改 主题 精神 
以笔为旗:《金牧场》中的神性与人性
《安顺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37-41,共5页祁泽宇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拥有坚定信仰的个性作家,《金牧场》作为最具诗化风格的代表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小说一方面呼唤神性,另一方面又歌颂人性。作者运用双线并行的结构方式对神性、人性的刻画与迷失进行对比,通过对生...
关键词:张承志 《金牧场》 以笔为旗 神性 人性 
由牧场到草地——《金牧场》与《金草地》的版本对比研究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8Z期33-33,共1页扈琛 
从《金牧场》到《金草地》,无论是在小说内容还是叙事结构上,张承志都做出了大量的删改,他不仅大大缩减了小说内容的丰富度,更是将原本复杂的结构进行了简单化和平面化处理。由牧场到草地,张承志在发掘新的精神栖居。
关键词:内容删改 结构变化 删砍原因 对比研究 
“金牧场”:一个自由的生命理想国--张承志《金牧场》阅读札记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6期10-12,共3页吴玲 
《金牧场》是张承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长篇知青题材小说。对比重改版的《金草地》,初版于1987年的《金牧场》在主题“金牧场”方面具有更多隐喻内涵,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是作者对生命自由的渴望、无限的追寻的理想和现实哲学。此外...
关键词:金牧场 自由 生命 寻找 
论张承志作品的草原生态美——以《黑骏马》、《金牧场》为例
《青春岁月》2015年第23期35-35,共1页王嘉琳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曾描写过草原。草原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众多作家的笔下。张承志正是这些作家其中之一,在他笔下的草原,是诗意而又神秘的。本文将对他的草原书写进行细致研究,掀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所在。
关键词:草原书写 生态美 风物人情 
激情的校正与坚守——新旧版《心灵史》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文艺争鸣》2015年第6期33-40,共8页姚新勇 林琳 
一、引言 出版于1991年的《心灵史》,曾经被张承志认为是自己写作的最高峰,甚至是终笔之作。它自问世起,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既受到了热烈的肯定,又不断地遭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但是尽管如此,它仍然没有逃脱《金牧场》的命运,...
关键词:《心灵史》 对比分析 校正 激情 作者定位 《金牧场》 重写 张承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