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病症《金牧场》血性《心灵史》风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牡丹江大学学报》《语文学刊》《明日风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张承志散文思想性与其智者风骨
《语文学刊》2016年第18期88-89,共2页吴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张承志转向散文创作,在他的边疆题材、学术随笔和出访游记中有着清晰的智者意识,不仅表现了对“他者”善意的关怀,还深刻严肃地批评当下青年知识分子治学为文轻于实践的一些问题。散文还客观分析了“歧视”这种现...
关键词:他者 伪学 歧视 异端 
《心灵史》中的回民形象谱系及其文学价值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9期24-26,共3页吴玲 
1991年版的张承志的《心灵史》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极具另类色彩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庞大的史料描述了中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的艰辛生存悲剧。在此宗教视阈中,重点刻画了四类回民形象并在立足"人性"的基础上思考了人的精神信仰生态问...
关键词:人性 宗教 阉寺 血性 
死亡叙事的模式与悖论——以钟求是短篇小说《星子》为例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109-111,共3页吴玲 
《星子》这篇小说从自然生理、个体心理、社会安排以及宗教哲学四个角度对"死亡"这一文学母题进行了独特叙述。借助透过韩先生的视角思考了人在面临死亡时身体和精神上的无救、拯救、得救之间的两种沉重的悖论关系,表达了一种生死之间...
关键词:死亡 病症 恐惧  
余秀华诗歌里的“死亡”之美
《明日风尚》2016年第13期248-249,共2页吴玲 
受生活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影响,余秀华诗歌中表现死亡的内容占了诗集中大半比例。这些诗歌从情感、色彩、和意象诸种外部特征角度表达了对主体内在死亡的哲学、美学思考,借对死亡的神秘感和美感的探求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关键词:余秀华 诗歌 死亡 美学 
“金牧场”:一个自由的生命理想国--张承志《金牧场》阅读札记
《北方文学(下)》2016年第6期10-12,共3页吴玲 
《金牧场》是张承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作的长篇知青题材小说。对比重改版的《金草地》,初版于1987年的《金牧场》在主题“金牧场”方面具有更多隐喻内涵,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是作者对生命自由的渴望、无限的追寻的理想和现实哲学。此外...
关键词:金牧场 自由 生命 寻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