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漏洞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喜全连惠萍张喜泉胡国平高兴利更多>>
相关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黄河河务局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地下水》《科技与生活》《人民黄河》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旋桨式堤防漏洞险情探测仪的应用试验分析
《江苏水利》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聂帅 张炜杰 沈祯祥 褚福仁 李义旺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7035)。
基于动水头压力和流速差原理,研究了一种旋桨式手持堤防漏洞险情探测仪,分别通过开展风力试验、水力试验等多次试验检测验证该设备实际效果。试验研究表明,该装置能在堤防迎水坡快速精准探测堤防漏洞入水口位置,在试验条件各工况下,该...
关键词:堤防漏洞 旋桨式 风力试验 水力试验 
江河堤防漏洞抢护方法分析
《科技与生活》2012年第6期144-144,共1页赵庆乐 
堤防漏洞一般是在高水位情况下发生的,具有险情发展迅速、抢护非常艰难、很容易容易复,是堤防最严重的险情之一。文中对堤防漏洞抢护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堤防漏洞 抢护方法 分析 
堤防漏洞后堵可行性研究
《治黄科技信息》2011年第4期16-17,共2页刘恒 张杰 刘威 井中建 
堤防漏洞后堵的含义是:在堤防漏洞的出水口处用一种装备将出水口封闭,从而消除堤防漏洞的险情,但各种抢险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与养水盆的适用范围相同。
关键词:堤防漏洞 抢险技术 出水口 险情 
漏洞险情定位器的在抢险中应用
《治黄科技信息》2008年第5期10-11,共2页岳校峰 陈素美 陆风华 刘向红 陈守金 李付岭 
1创新成果产生的背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查阅资料可知,历史上堤防决口因漏洞造成的较多。堤防漏洞险情是诸多险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也可称是一种恶险。及时、准确地查找堤防漏洞,使漏洞险情做到“抢早抢小”,防患于未然,已成...
关键词:险情 定位器 应用 抢险 堤防漏洞 生命财产安全 堤防决口 国民经济 
浅谈堤防漏洞产生原因与抢护措施被引量:2
《地下水》2007年第6期106-108,共3页李斌 宇彤 
在分析堤防具体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大堤渗漏的机理及影响堤防渗漏的因素,并据此从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及抢护措施三方面提出了抢护措施对策。
关键词:堤防 防漏 原因 抢护措施 
浅议堤防漏洞险情及抢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6年第8期8-8,共1页廉有武 
过去淮河洪水泛滥成灾,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治淮建设,淮河大堤防洪能力大大提高,使洪水得到了初步控制。但由于部分沿淮堤防是在历史民埝基础上逐步加修的,甚至有的堤身是在历史决口口门堵复后形成的,堤基基础复杂,堤身内土质不均匀,存...
关键词:堤防漏洞 险情 浅议 抢护 方法 进水口 抢堵 蒸化 薄板 收稿日期 
堤防漏洞原因及处理措施
《活力》2005年第7期271-271,共1页刘丽双 
在汛期河流高水位时,由于土坝质量或管理运用不当等原因,在土坝的背水坡或下游坝址处往往出现洞眼漏水现象。若坝身土壤未被带出,则漏出来的水较清,若漏洞周围的土体松散,土粒被漏水带出,则漏出的水比较浑浊。浑水漏洞往往是由清...
关键词:堤防漏洞 处理措施 漏水现象 土坝质量 
应用土工合成材料抢堵堤防漏洞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03年第3期36-37,共2页张喜泉 连惠萍 崔炎锋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抢险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漏洞是贯穿于堤身或堤基的过流通道。漏洞水流常为压力管流,流速大,冲刷力强,险情发展快,是造成堤防溃口的最严重险情之一。尤其对黄河,堤防多为沙性土,临背悬差大,漏洞险情抢护异常困难。通过抢险试验研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实际抢险...
关键词:土工合成材料 漏洞 抢险 堤防 土工织软帘 冲刷 反滤 
堤防漏洞进水口探测新技术及其应用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年第3期124-126,共3页赵英武 廉贵臣 樊林生 
简述了堤防涵洞进水口探测的常规方法 ,详细论述利用现代堤坝隐患探测仪的汛期野外探测漏洞进水口的新技术 ,对比分析表明 。
关键词:堤防漏洞 探测技术 进水口 应用 堤坝 
黄河堤防漏洞形成与发展机理初探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汪自力 张宝森 田治宗 王卫红 张喜全 
黄河堤防漏洞形成发展机理极其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在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土力学、水力学等有关理论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漏洞进口吸力大小与洞内流速关系最大 ,而与洞子进口高低无直接关系 ;漏洞的形...
关键词:漏洞 流速 压力 洞径 堤防 黄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