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皖战争

作品数:64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德才陈长河马建标沈予张绪忠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精华》《新疆教育学院学报》《人物》《历史档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军阀热衰“文斗”
《文史博览》2025年第1期30-30,共1页刘旭 
民国军阀开战,在荷枪实弹的“武斗”开始前,往往“文斗”率先出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通电”大打心理战、奥论战。如直皖战争实际进行不过数日,但战前双方的口舌笔墨之战却长达数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断断续续打了不到50天,而“...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中原大战 曹锟贿选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军阀混战 直皖战争 民国 文斗 
散叶
《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4期6-6,共1页
“窃国者与窃钩者同罪”直皖战争中,直系战胜,北京政府通缉皖系所谓的十大祸首:徐树铮、曾毓隽、段芝贵、丁士源、朱深、王郅隆、梁鸿志、姚震、李恩浩、姚国桢。在吴佩孚的极力敦促之下,徐世昌对十大祸首悬以赏格,绘影图形,严令缉拿,...
关键词:东交民巷 徐树铮 吴佩孚 曾毓隽 北京政府 徐世昌 直皖战争 赏格 
外交庇护在近代中国——以直皖战争后中日引渡安福党人交涉为例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4-19,共6页陈甘霖 
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被北京政府通缉的九名安福党人逃匿于东交民巷内的日本使馆,被日本公使接纳保护。中国政府随即提出引渡要求,引发了中日关于引渡安福党人的交涉,日本政府曲解国际惯例和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多次拒绝北京政府的要求...
关键词:直皖战争 安福系 北京政府 日本使馆 外交庇护 引渡 
学者军阀与乱世枭雄——吴佩孚的电报战
《同舟共进》2020年第9期33-37,共5页王凯 
与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巨头相比,吴佩孚属于小字辈,但这位秀才大帅有个特点,爱打电报战。五四运动爆发后,吴支持学生运动,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颇得舆论好评;直皖战争期间,吴佩孚三日一小电,五日一大电.
关键词:吴佩孚 冯国璋 段祺瑞 电报战 巴黎和会 袁世凯 五四运动 直皖战争 
北洋军阀时期的乱与治
《南风窗》2020年第13期94-97,共4页董可馨 
中国不唯是一个超稳定结构的社会,更是一个治乱相间的社会,盛世的繁荣和乱世的惨绝是同一个体系的双生子。距今整整100年前,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由此开启了北洋军阀的数年混战时期。军阀之祸,于斯为盛。历史转折的种子,也在其中暗暗生长。
关键词:北洋军阀 超稳定结构 直皖战争 历史转折 双生子 乱世 
中国古代竟然真的有巨人族?
《少男少女》2020年第3期10012-10014,共4页
1921年的北京一片混乱。半年前,直皖战争爆发,几支军队在北京附近激战,城里有钱人都逃走了。到处都大乱的时候,西城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家老宅子突然地陷,只能找来工匠重新打地基。地陷很深,工匠只好先挖坑。挖了好几丈还不见底,突然...
关键词:直皖战争 打地基 地陷 工匠 骨头 西城 
洛阳练兵与两次直奉战争被引量:1
《军事史林》2019年第10期54-64,共11页李宏坤 
1920年7月,直奉两系在直皖战争中联手击败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操纵中央政权四年之久的段祺瑞从此下野,北京政府进入直奉妥协共治时期。直奉两系在携手击垮皖段后,彼此的矛盾日益激化。所谓直奉矛盾,其实主要是吴(佩孚)张(作霖)...
关键词:段祺瑞 直奉战争 北京政府 直皖战争 皖系军阀 下野 
通俗作家对军阀混战罪行的谴责——以《政海》《甲子絮谭》为中心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2-13,共12页范伯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20)
张春帆的《政海》和包天笑的《甲子絮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直皖战争。《政海》描述了第一次直皖战争,《甲子絮谭》描述了第二次直皖战争;《政海》重点描绘了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甲子絮谭》则全景式地反映了江浙齐卢大战。在反映扰民...
关键词:直皖战争 《政海》 《甲子絮谭》 张春帆 包天笑 
揭秘:冯玉祥刺杀徐树铮的连环谋杀案
《民间传奇故事》2018年第3期84-87,共4页
徐树铮(1880年-1925年),字又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1901年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成为段祺瑞的心腹谋士,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后转向西北筹边,于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
关键词:谋杀案 冯玉祥 刺杀 军旅生涯 东渡日本 中央政府 直皖战争 段祺瑞 
媒介、主义与政争:五四前后吴佩孚的崛起与权势转移被引量:9
《安徽史学》2017年第4期81-89,共9页马建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四时期的反日运动研究"(13CZS026)的阶段性成果
从1918年8月到1920年8月的两年间,吴佩孚实现了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转型,除了吴氏拥有的军力因素之外,还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也就是说,吴佩孚是通过"公电"媒介来传播他的"民治主义"、"民族主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 吴佩孚 直皖战争 媒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