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作品数:31376被引量:131860H指数:1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文年孙海龙李占斌刘国彬张金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腾格里沙漠固沙植被区土壤质地对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6期2723-2732,共10页杨敏 刘任涛 方进 郭志霞 赵璇 周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318);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3AAC01002);干旱区生态水文宁夏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21RXTDLX01);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4FRD05049)。
土壤质地是固沙植被区土壤生境恢复的重要标志。研究土壤质地对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结构的影响,对于解析固沙植被区生物群落营养级结构恢复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固沙植被区,依据土壤质地设置3种处理样地(S...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 土壤质地 地面节肢动物 功能群结构 固沙植被区 
重庆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479-2493,共15页李慧 魏兴萍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616)。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反映了植被的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CASA模型估算的2000—2021年岩溶区和非岩溶区植被NPP值,运用Sen趋势+MK检...
关键词:岩溶区和非岩溶区 CASA模型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094-2103,共10页刘政 索沛蘅 轩寒风 魏强 胡亚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094)。
为深入了解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氮有效性的季节动态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典型红壤侵蚀区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样地(裸地、恢复10、20、30年马尾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4个季节采集了表层(0—10 cm)土壤样品,比较植被恢复过...
关键词:红壤侵蚀区 植被恢复 马尾松林 氮矿化速率 微生物生物量 
气候和植被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对氮添加的响应——全球控制实验Meta分析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152-2161,共10页吴传敬 张雨雪 肖杨 孙建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426,31470623)。
氮添加会改变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理化性状,导致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凋落物输入的数量、质量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也会受氮添加影响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物质循环。然而不同气候、植被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对...
关键词:气候 植被 土壤 氮添加 微生物 META分析 
中国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定量分析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412-2423,共12页张韬略 姜亮亮 刘冰 刘睿 肖作林 刘文利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CSTB2024NSCQ⁃LZX0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112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3M740433);重庆创业创新支持计划项目(220401297698696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气候频发,严重威胁着植被稳定性。目前,植被敏感性研究通常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常常忽略了气候变化对植被的累积滞后效应。因此,考虑气候变化对植被的累积滞后效应下,定量分析植被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旨在...
关键词:植被敏感性 气候变化 累积滞后效应 中国 
中国沼泽湿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生态学报》2025年第6期2643-2654,共12页丁辰 神祥金 刘奕雯 吴丽媛 张佳琦 马蓉 王延吉 张兴东 吕宪国 姜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22101,4237107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080720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2019135)。
沼泽湿地在中国分布广泛,在区域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植被覆盖度是评价湿地植被生长和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沼泽湿地植被覆盖度,进而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明确沼泽植被覆盖度时...
关键词:沼泽 植被覆盖度 气候变化 响应 中国 
全球土壤含水量对植被和气候的响应
《生态学报》2025年第6期2682-2697,共16页李君宜 牛健植 余新晓 苗禹博 王迪 焦鹏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230714);国家自然科学黄河重点基金项目(U2243202)。
气候、植被和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SM)的变化密切相关,分析长时间序列SM、植被覆盖、气温和降雨的变化以及植被、气候对SM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土壤含水量-植被-大气间相互作用关系,为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水资源保...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SM)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气候-土壤-植被 全球 相互作用 
铜矿废弃地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900-1912,共13页谭许脉 孙立祥 杜忠毓 李浩然 党宁 肖江 张平选 陈光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36);安徽省林业科技创新研究项目(AHLYCX-2022);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皖【2023】TG09号)。
研究旨在分析铜矿废弃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以期为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铜矿废弃地不同恢复年限[1a(R1)、10a(R10)、30a(R30)和45a(R45)]及对照区(CK)植物群落...
关键词:铜矿区 植被演替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Godron稳定性 
鄱阳湖洪泛系统水文连通性演变特征及对湿地植被生长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938-1949,共12页岳恩馨 刘意 李相虎 赵华琼 叶许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02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204102);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S240145)。
水文连通性是影响洪泛区水文过程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要素,对湿地植被的生长与分布尤为重要。基于ESTARFM(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模型重构了2000—2022年鄱阳湖洪泛系统高时空分辨...
关键词:水文连通性 长时间序列 鄱阳湖 湿地植被 
内蒙古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恢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974-1986,共13页马晨鑫 俞琦 刘永杰 李敬国 于昕 赵宇 曲来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3201);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2022YFDZ0073);国电投内蒙古公司项目(360018JX0120230003)。
内蒙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面积排土场,但排土场由于土壤质量差,加上气候条件严苛,植被恢复非常困难,严重阻碍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土壤真菌参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重要作用。因此,...
关键词:露天煤矿排土场 植被恢复 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 根际土壤真菌共现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