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作品数:31376被引量:131860H指数:1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文年孙海龙李占斌刘国彬张金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退化红壤团聚体特征及土壤分离速率的差异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868-876,共9页周诗祺 吴洁玲 吴泽华 林强 习杰 周琴 查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326);福建水利科技项目(MSK2023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54)资助。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团聚体特征和抗侵蚀性能,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植被恢复模式如何影响团聚体特征和土壤分离速率。本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马尾松低效林地5种植被恢复模式(封禁模式,M_(1);风水林模式,M_(2);全坡面播草模式,...
关键词:红壤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团聚体 土壤分离速率 
城市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遥感植被物候的变化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693-702,共10页花艺玮 孟丹 胡非凡 赵月 张聪聪 李小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487)资助。
城市环境面临不透水面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以及空气污染严峻等多重挑战,对城市的植被物候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对2002—2021年京津冀地区的MOD13Q1增强植被指数数据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基于动态阈值法提取出关键植被物候参数,探究动态...
关键词:植被物候 增强型植被指数 城市化梯度 地表温度 
无人机植被遥感中可见光相机色温对植被指数计算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729-737,共9页许静 杨龙 王俊坚 孙中宇 
广东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2022KJCX003)资助。
以RGB三波段光谱信息为基础计算的植被指数已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植被遥感领域。受到相机自动色温调节的影响,无人机获取RGB影像时常存在偏色现象,但该现象对植被指数计算产生的影响目前仍缺乏关注。本研究分析了5000~8000 K色温梯度下...
关键词:植被指数 白平衡 无人机 色温 可见光 
2001-2020年黄河流域陕西段植被生长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341-352,共12页张煦庭 张维敏 潘宇鹰 权文婷 李美荣 何慧娟 周辉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4JC-YBMS-238,2022JM-161,2024JC-YBQN-0269)资助。
陕西省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本研究基于表征植被生长的卫星遥感数据,结合气象栅格数据、数字高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变异系数、残差分析及相对作用分析方法,探讨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陕西...
关键词:植被生长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人类活动 黄河流域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优势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445-451,共7页仇小月 李健星 陶旺兰 王志英 郭屹立 陆树华 李先琨 黄甫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0703);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80057,桂科AB24010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0371,32260286);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项目(22-035-26)资助。
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喀斯特峰丛洼地3个不同恢复阶段(灌丛、次生林、原生林)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其水分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2种优势植物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2.1‰~-29.0‰。各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
关键词:喀斯特 峰丛洼地 植被恢复过程 稳定碳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核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对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响应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208-218,共11页黎国庆 张春亢 张显云 杨正雄峰 文鹏帆 杨庆骅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806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464);贵州大学培育项目(贵大培育[2019]26号);贵州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204)资助。
明确东北地区不同城市化水平与干旱的响应关系,对东北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NDVI)代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核温度植被干旱指数(kTVDI),采用Sen-MK方法、Moran指数分析2013—2...
关键词:核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 城市化 东北地区 
2002—2022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恢复的贡献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219-226,共8页赵瑜琦 赵鹏云 许泽海 李志刚 
2002年以来山西省全面开展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动态评估山西省植被时空变化,对及时调整生态建设措施、保障工程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2—2022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降水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变化趋势分析...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贡献分析 山西省 
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粤北地区植被固碳变化的气候影响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227-237,共11页潘森源 周俏薇 李景刚 孙传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GL063)资助。
开展植被固碳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是实现区域“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支撑。然而,现有研究仍欠缺对影响因子时空自相关性的综合考虑,且未能准确反映因子的动态影响过程。基于此,本研究基于31个国家气象站点2001—2020年的气象数...
关键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植被固碳 空间滞后模型 气候影响机制 贡献度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和植被覆盖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3235-3246,共12页员学锋 施林童 杨悦 安骐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210);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00102354204);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创新团队项目(2024RSCXTD-55)资助。
明确人类活动和植被覆盖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生态脆弱区推进生态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研究区,量化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产水服务、生境质量、土壤保持),使用夜间灯光指...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活动 植被覆盖度 分段线性回归 
黑龙江省植被碳-水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12期3349-3358,共10页李玉露 吴雪晴 袁野 董灵波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4002);黑龙江省头雁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森林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团队)资助。
碳利用效率(CUE)能够反映生物碳同化能力与固碳潜力,水利用效率(WUE)反映植物生产过程中能量转化效率,这两个指标能够表征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机制。本研究以MODIS数据产品为基础,逐年计算黑龙江省2001--2020年植被碳-水利用效率,采用S...
关键词:碳利用效率 水利用效率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时空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