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作品数:31376被引量:131860H指数:1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文年孙海龙李占斌刘国彬张金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农业科学—林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林下植被管理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性质及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3期254-263,共10页石尚 于水强 喻曼曼 黄越 王国兵 
科技部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森林经营措施对南方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及其组成的影响机制”(2021YFD220040203)。
为探明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性质、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并筛选出杨树人工林有效的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以多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保留林下植被、清除林下植被、保留单一植物和种植固氮植物4种林下植被管理模式,采集...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 林下植被 土壤有机碳 酶活性 土壤质量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燕山石质山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林业与生态科学》2025年第2期189-196,共8页曹宇朦 卢金平 许中旗 马娇娇 魏浩亮 
河北省科技计划(17236801D);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07B02)。
为了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燕山石质山地土壤养分的影响,以燕山北部地区2种植被恢复模式,即人工纯林和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组对比试验(纯林试验组和混交林试验组),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造林16 a后,不同植...
关键词: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养分 退化石质山地 
2000—2020年青藏公路沿线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5期90-96,152,共8页王祖辉 孙侃 傅楷翔 贾国栋 余新晓 
中交二公院基金项目(KJFZ-2020-002)。
植被覆盖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应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获取Landsat-5/8系列遥感影像,构建2000—2020年青藏公路沿线植被覆盖度序列数据。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森氏(Sen’s)斜率估计、Hurs...
关键词:青藏公路 公路路域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演变趋势 
应用无人机遥感数据估算沙柳灌丛地上生物量的方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5期74-81,共8页孙小添 王海超 韩青池 孙凯 李颖 王继璇 裴志永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QN03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301665);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R230122)。
沙柳(Salix psammophila)作为一种重要的固碳和生态恢复植物,准确估算其地上生物量(AGB)对评估沙柳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沙漠化和碳中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沙柳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沙柳灌丛为研究对象,采...
关键词:沙柳 植被指数 无人机遥感 地上生物量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视角下湖南省植被驱动力机制分析
《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9期109-114,共6页段青达 张庆斌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BYS038);信阳农林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N2022017)。
为更好指导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相关政策的制定,探索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使用研究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和相关驱动因素数据集,分析研究区域的植被变化,采用相关非线性分析方法,探究各驱动因素对于湖南省植被覆盖的作...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空演变 驱动因子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冬夏季感知体验对人体生理恢复的影响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251-258,272,共9页段艺凡 白骅 李树华 杨乐 袁润娟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2023QN0041);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00102411103);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人文社科类)(23JK0056)。
通过对比冬夏季对5种典型植被结构的绿地类型(草坪、乔木林、乔-灌-草、乔-草)和无植被广场(无植被)的感知体验,评估不同植被结构绿地的季节变化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冬季,乔木林的RMSSD数值显著上升,表明其对生理恢复有积...
关键词:植被结构 绿地类型 景观设计 健康效益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林与天然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103-116,共14页王宇宁 冯天骄 孙龙 刘茜茹 刘亚博 王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114);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开放基金项目(NESDC20210201);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VRMDF2303)。
【目的】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但不同树种恢复后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典型人工林与辽东栎次生林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差异及其驱动机制,揭示林分生长参数和土壤性质对草本层多样性的...
关键词:黄土高原 林下植被 多样性指数 植被恢复 
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日本花柏群落的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浙江林业科技》2025年第2期1-7,共7页周林明 吴初平 周建青 焦洁洁 江波 汤晔 朱志柳 姚良锦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23C030001);景宁畲族自治县科技计划项目(2023A40)。
探究不同密度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群落的群落结构、净生产力等生态特征,以及其对土壤养分等影响因素的响应,有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和功能机制。本研究基于2013年与2023年浙江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密度日...
关键词:密度效应 资源利用效率 植被结构 生物量积累 
黔中喀斯特高强度石漠化土壤侵蚀区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贵州科学》2025年第2期63-67,共5页胡方彩 安明态 汪伟 田晓霞 康金刚 徐建 
黔中喀斯特高强度土壤侵蚀区草地修复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黔林科合[2021]号)。
探究黔中喀斯特高强度石漠化土壤侵蚀区土壤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喀斯特石漠化水土保持研究提供参考。研究选择贵州中部地区的典型高强度石漠化喀斯特土壤侵蚀区,按1 m×1 m的内圈向外扩张法进行取样,测定其土壤养分,分析养分特征,采用Pe...
关键词: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化学计量 植被恢复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氮素的分布特征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136-146,共11页张万宇 刘小娥 洪建龙 张建鹏 
甘肃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青年导师扶持基金项目“兰州市南北两山典型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及酶活性响应机制研究”(GAU-QDFC-2022-17)。
以甘肃兴隆山5种天然植被类型(草地、灌丛、白桦林、青杄-白桦混交林、青杄林)3个土层(0~20、20~40、40~60 cm)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水稳性团聚体氮的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全氮含...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土壤氮素 稳定性 植被类型 兴隆山 甘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