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生态

作品数:283被引量:1577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武年杨鑫高丽霞沙晋明刘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30年吐鲁番哈密地区植被生态需水估算
《生态学报》2024年第19期8699-8715,共17页胡金虎 丁建丽 张子鹏 王娇 刘景明 
天山创新团队(2022TSYCTD0001);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项目(2021XJKK10001);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1D01D06)。
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简称“吐哈地区”)属极端干旱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有效利用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吐哈地区植被生态需水在总需水量中占据显著比重,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
关键词:生态保护等级 生态区 植被生态需水 改进的彭曼公式 潜水蒸散法 
基于地面调查的植被生态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128-139,共12页张琳 宋创业 袁伟影 贾元 桑佳文 吴冬秀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1FY10070503);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KFJ-SW-YW037-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6020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3801)。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保障生态质量的基础,也是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增汇、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利器。植被是生态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但目前的生态质量评价研究中所用到的植被指标多是通过遥感反演或者气象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的,而...
关键词:植被生态质量 生态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野外台站 
2000-2020年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被引量:32
《生态学报》2022年第11期4524-4535,共12页曹云 孙应龙 陈紫璇 延昊 钱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10204);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专项(Y202116)。
黄河流域处于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但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流域生态特征逐步发生变化,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为了掌握极端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植被生态特征影响,以植被生态质量指数(E...
关键词:生态质量指数 极端气候事件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 时空变化 相关分析 
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不同配置与保育模式重建植被生态能值分析被引量:5
《生态学报》2020年第23期8729-8742,共14页姚丽霞 王进鑫 党倩楠 吕国利 张玉玉 张瑞琦 
国家基础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402);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项目(SXLK2020-0305)。
通过多维度探索排矸平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期植物群落稳定性、系统自组织能力、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建费省效宏的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以排矸场平台区4种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乔灌草(M1...
关键词:能值分析 配置与保育模式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北干旱荒漠区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喀斯特植被生态学研究态势被引量:25
《生态学报》2020年第3期1113-1124,共12页王俊丽 张忠华 胡刚 付瑞玉 周元慧 陶旺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32,3176012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DA198003);广西科技重大专项(AA17204087-9)
喀斯特植被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的重要维持者。国内外学者较早关注喀斯特植被的结构、功能和管理等方面研究并发表了诸多成果,但对该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趋势和热点等却鲜有评论。利用1990-2017年Web of Science(WoS)和CNK...
关键词:喀斯特 植被生态学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态势 
峰丛洼地植被生态需水定额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8年第19期6894-6902,共9页吴建强 李林 谭娟 郭晋川 王敏 吴卫熊 白杨 黄凯 何令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41);广西水利科技项目(201418;201517;201612)
以广西田东县峰丛洼地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地观测,构建了适宜的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模型,估算了区域典型植物群落不同季节的植被生态需水及生态缺水定额,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4种优势植物群落的生态需水定额均是8...
关键词:峰丛洼地 植被 生态需水 生态缺水 影响因素 
不同荒漠化阶段植被生态特征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以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为例被引量:34
《生态学报》2018年第5期1569-1580,共12页王新源 陈翔舜 丁乾平 赵学勇 王小军 马仲武 连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0907);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Y551821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专题(XDA0505040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083;41501572);国家财政专项"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荒漠化和绿洲化两种地理过程共同影响的生态交错区,是恢复生态学重点关注的区域。利用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了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4种不同荒漠化发展阶段的植被生态特征和土壤环...
关键词:荒漠绿洲过渡带 荒漠化发展阶段 植被因子 土壤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评述被引量:68
《生态学报》2008年第12期6282-6291,共10页胡广录 赵文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ZCX2-XB2-04-01)资助;西部之光资助项目(07285210010)~~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植被生态需水研究已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综合分析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对干旱半干旱区植...
关键词:植被 生态需水 计算方法 干旱半干旱区 
热带森林植被生态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08年第12期6292-6304,共13页臧润国 丁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0430570)~~
热带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高和生态功能最为强大的植被类型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提供着多种多样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然而热带森林是目前生物多样性消失最快和生态功能退化最为严重...
关键词:热带森林 植被恢复 次生演替 干扰体系 
黑河中游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被引量:43
《生态学报》2005年第4期705-710,共6页何志斌 赵文智 方静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 (KZCX-SW-3 2 9)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KZCX1-0 9)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4 0 2 3 5 0 5 3 )~~
以水量平衡关系为理论基础,引用195 6~2 0 0 0年黑河中游地区各县的气象资料和2 0 0 2年4月~2 0 0 3年10月不同类型植被区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数据,并采用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估算该地区的植被生态需水量,分析生态需水量的时...
关键词:黑河中游 生态需水量 植被 土壤水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