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性食品

作品数:120被引量:46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姜楠崔勇刘思洁王静靳保辉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深圳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分析测试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GC-MS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分析测试学报》2023年第10期1370-1380,共11页雷紫依 苏光林 李跑 刘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5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50187);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1A0127);2022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QL20220173)。
植物源性食品基质复杂、农药种类繁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严格,因此建立植物源性食品中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十分重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是多农药残留高通量检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然而现阶段植物源性食...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多农药残留 高通量检测 样品前处理 化学计量学 
植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质的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分析测试学报》2023年第10期1357-1369,共13页李晓慧 李建洪 王洪萍 金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605600)。
植物源性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现阶段植物源性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具有品类多、残留量低、存在未知潜在风险等特点,检测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植物源性食品中化学性危害物质的高通量、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具有...
关键词:植物源性食品 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性危害物质 高通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总氟吡禾灵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2021年第10期1526-1531,共6页王兴宁 王涛 李洁 李志 唐亚峰 梁艺馨 朱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601603);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19HK122)。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总氟吡禾灵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碱性乙腈提取,用无水MgSO_(4)、十八烷基硅烷(C_(18))和石墨化炭黑(GCB)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0.1%甲酸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
关键词:总氟吡禾灵 碱水解 分散固相萃取 植物源性食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21种植物源性食品中茚虫威残留被引量:11
《分析测试学报》2015年第8期867-873,共7页江泽军 石梦琪 刘广洋 李腾飞 李永飞 邵华 金芬 金茂俊 佘永新 王珊珊 郑鹭飞 王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农业化学污染物残留检测及行为研究”创新团队资助;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209)资助
建立了玉米、花生、核桃、大豆油、绿茶、葡萄、韭菜、香菇以及花椒等21种植物源性食品中茚虫威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植物油经正己烷-乙腈)提取,谷物、油料、坚果和植物油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茶叶...
关键词:茚虫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植物源性食品 
反反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残留被引量:23
《分析测试学报》2013年第2期199-204,共6页周爽 徐敦明 林立毅 陈鹭平 周昱 杨黎忠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资助(2011IK214)
采用反反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直接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草甘膦(GLY)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的方法。样品用水提取,阴离子交换柱(MAX)净化,以5 m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5%水-95%乙腈的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反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电...
关键词:草甘膦 氨甲基膦酸 反反相色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阴离子交换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