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吐药(中药)

作品数:8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家桢谷银强韩红伟张德英王艳春更多>>
相关机构: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白城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区医学杂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山东医药》《四川中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辛温解表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饮论治眩晕
《陕西中医》2008年第7期932-933,共2页胡文健 
关键词:论治 半夏 白术 桂枝 止吐药(中药) 于术 补气药 桂尖 辛温解表药 泽泻汤 旋转性 五味子 祛湿利水剂 苓桂术甘汤 安神药 磁石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 病理因素 五苓散 肝病辨证 肝阳上亢 
祛头痛方治疗偏头痛67例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07-108,共2页田光达 
  偏头痛,是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一般持续数小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眩晕,部分病人发作前可突发眼花,闪光暗点或金星,视物缺损等.证属祖国医学头痛、偏头风等病证范畴.笔者采...
关键词:头痛方 半夏 白芍 白芷 止吐药(中药) 补血药 辛温解表药 脑病 偏头痛 偏头风 剧烈头痛 
古方治验2则
《山西中医》2002年第S1期33-,共3页刘泉江 
1 川芎茶调散治疗急性中耳炎川芎茶调散出自《和剂局方》,由白芷、甘草、羌活、荆芥、川芎、细辛、防风、薄荷、茶叶组成,具有疏散风邪,升清泄热之功效。笔者以本方加味治疗急性中耳炎1例,介绍如下。杜某某,男,35岁。半月前感冒后右耳鸣...
关键词:加味治疗 泄热 升清 羌活 白术散 急性中耳炎 川芍 甘草 补气药 茶调散 郁金 姜黄属 调和营卫 生姜 木香 细辛 辛温解表药 健脾和胃 陈皮 半夏 止吐药(中药) 
升阳益胃汤临床应用举隅
《辽宁中医杂志》1987年第7期31-31,共1页路兰春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方由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黄连、半夏、陈皮、白苓、泽泻、防风、羌活、大活、柴胡、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李东垣设此方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生疾病。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 方用 柴胡 白芍 羌活 泽泻 半夏 补中益气汤 辛凉解表药 补血药 辛温解表药 祛湿利水药 止吐药(中药) 炙甘草 益气升阳 
运用经方验案四则被引量:1
《中医杂志》1985年第12期11-12,共2页张其昌 张旭东 
一、瘘证文××,男,38岁。1977年12月2日初诊。患者长期从事野外工作,素罹骨节疼痛。一年前跋涉中突遇骤雨,翌晨寒战发热,腰痛如折,下肢软弱无力,不能站立,二便失禁,经××医学院神经科检查,诊断为“马尾神经炎”。住院治疗45天后,病情...
关键词:知母汤 舌苔黄 炙甘草 赤小豆当归散 甘草泻心汤 白芍 补血药 脉沉弦 加味 半夏 止吐药(中药)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名质疑
《吉林中医药》1984年第6期28-28,共1页景凤池 
笔者认为,《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方名与原著本意颇有出入,现简述如下:一、仲景方名用“加”字的本意有二:其一,有重叠之意,如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方中把桂枝或芍药加重药量而得名;其二,有增多之意,如桂枝加葛根汤,白虎...
关键词:方名 龙骨 桂枝 《伤寒论》 半夏 人参 船舶结构 桂尖 辛温解表药 《伤寒杂病论》 止吐药(中药) 补气药 柴胡汤证 柴胡桂枝汤 柴胡证 方证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哮喘的体会被引量:2
《吉林中医药》1982年第4期20-21,共2页康连智 
哮喘又称哮证,亦称哮吼,从临床特点看,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哮必兼喘,但喘不一定兼哮。临床必须注意哮与喘当分则分,当合则合,不必拘泥一说。张景岳说:“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
关键词:射干麻黄汤 细辛 冬花 半夏 辛温解表药 止吐药(中药)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加减治疗 喘促 喘证 五味子 
談談疟疾的辨証論治
《福建中医药》1958年第5期7-10,共4页阮子驥 
病名瘧疾俗称打擺子,为夏秋间流行最普遍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间歇性寒热、脾脏腫大、贫血等为其特征。从祖国医学书籍上归纳起来,有痎瘧、风瘧、寒瘧、暑瘧、湿瘧、温瘧、瘅瘧、瘴瘧、牝瘧、疫瘧、劳瘧、痰瘧、食瘧、
关键词:炙甘草 水煎 加味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 往来寒热 川朴 半夏 止吐药(中药) 草果 烦疼 头痛 头疼 疼痛 桂枝 桂尖 辛温解表药 舌苔白 陈皮 发热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